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5的文章

患難生盼望(伯十六)

圖片
願人得與神辯白,如同人與朋友辯白一樣。(伯 16:21)  約伯三友輪番對約伯提供許多想法建議後, 又再一次的要繼續指正約伯,約伯至此有被神和人共棄的感覺。 朋友的話反令他更孤單、痛苦,他實在真的是清白無辜的, 朋友們的犯罪論無法安慰約伯,更解釋不了他的苦難, 本章是約伯在極大苦難時的心聲,當中充滿了深切的痛苦、 孤獨感及對神的渴望。約伯相信神,也就是曾賜福給他的神, 一定會見證他的無辜。 這是一篇約伯在苦難中的掙扎和對公義渴求的獨白。  我也能說你們那樣的話;你們若處在我的境遇, 我也會聯絡言語攻擊你們,又能向你們搖頭。但我必用口堅固你們, 用嘴消解你們的憂愁。(伯 16:4-5)  約伯這番話,頗有「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若經我苦, 未必有我善」的意思,關懷的第一步需要的就是陪伴與聆聽, 約伯三友前者做得非常好,陪著約伯一同哀傷七天。這七天中, 不斷與約伯一同思想,為什麼今日會這樣?直到約伯開口後, 他們才開始接話,出發點原是好的,想要安慰約伯、想要解決問題, 但卻傷透了約伯的心。  但現在神使我困倦,使親友遠離我,又抓住我,作見證攻擊我; 我身體的枯瘦也當面見證我的不是。(伯 16:7-8)  約伯表達了他對朋友們的失望,說:你們安慰人反叫人愁煩, 這話反應了他在極度痛苦中,感受到的孤獨和被誤解。 即使身邊有朋友相伴,卻無法感受到到真正的支持和理解。 約伯始終堅持兩點:1、他是義人;2、神有公義與主權。 但是神對他卻像對仇敵一般,使他無法在這兩者間找到交點, 反而更痛苦。就在患難忍耐之中,約伯生出了老練,繼而生出盼望, 一個從天上澆灌而來的盼望,使他堅信 「在天有我的見證, 在上有我的中保」 ,並且 「願人得與神辯白, 如同人與朋友辯白一樣」 。 現在,約伯不但盼望有中保調解, 更渴望能向神當面述說,相信鑒察人心的神必能證明清白、 為他作保。這個微弱的盼望就像風中微聲,像從天上掉下來的, 又像從生命裡長出來的,漸漸清晰,使約伯在現實與信靠之間, 找到了一個能夠站穩的平衡點。  約伯在苦難中仍渴望與神的交流,希望能向神陳述自己的冤屈。 因著對神的信心,儘管在苦難中感到困惑和絕望, 但仍相信神會聽見他的呼求。我們在面對困難時, 向神傾心吐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不要論斷(伯十五)

圖片
神不信靠他的眾聖者;在他眼前,天也不潔淨,何況那污穢可憎、 喝罪孽如水的世人呢!(伯 15:15-16)   本章是約伯與其好友以利法,在第二循環的答辯,1- 16節是以利法對約伯犀利的質問,他認為約伯是過於自大自義, 而17-35節則闡述惡人的處境。  以利法的詰問有真理,但也有謬誤之處,他口中雖説出真理, 但卻是站在人的立場看待約伯,認為約伯之所以受苦, 是源自於他本身的罪惡。以利法說道, 神不信靠他的眾聖者(參伯  15:15) ,然而約伯記2章3節所言, 耶和華問撒但說: 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 敬畏神,遠離惡事。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地毀滅他, 他仍然持守他的純正。 如此看來,神給予約伯極其肯定的評價, 而約伯最終以戰勝苦難為終局,並沒有辜負神對他的評論。  神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人信靠神,而神給予肯定,終能進入天國, 如果反過來探討神對人的信任,豈不落入了弔詭的網羅中? 似是而非的言論,最能動搖人心,基督徒應當時時儆醒, 求神賞賜智慧、明白真理。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 主就必賜給他。(雅 1:5)   聖經中的道理,是基督徒的法則,讓我們可以明辯是非, 但不是用來論斷別人的是非。聖經中多有提到「不要論斷人」 的道理,面對在經歷苦難中的人,給予個人的經驗及看法, 可能不見得有益處,因為當下的我們,同樣都不明白神的旨意為何? 寧可靜默、代為祈求,唯有從神而來的引領與安慰, 才能有實質的幫助。  弟兄們,你們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 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你若論斷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 乃是判斷人的。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 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雅 4: 11-12)  by翁麗真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 Do Not Judge (Job 15) September 6, 2025   “God puts no tru...

苦難意義的省思(伯十四)

圖片
人的日子既然限定,他的月數在你那裡,你也派定他的界限, 使他不能越過,便求你轉眼不看他,使他得歇息, 直等他像雇工人完畢他的日子。(伯 14:5-6)   人總有累的時候,特別在面對內心極其痛苦的時候, 畢竟那些痛苦通常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疊加上來的, 當忍耐到一個極限時,對於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人生總有感到疲累、 想要逃避的想法,而在這樣的痛苦下,希望早日解脫求得一個輕鬆, 絕對是人之常情,就像約伯一樣,在經歷家破人亡、 身體病痛的極度苦難後,面對現在的自己,如此脆弱又可憐的人生, 約伯開始質疑神為何仍緊盯,要他受嚴厲的審察, 他希望神能夠轉眼不看,好讓人得享片刻安息, 如同雇工完成一天工作後得以歇息。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 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 55:8-9)  本章是約伯在極度絕望中所說的話,探討人類最根本的議題: 生命的脆弱、死亡的必然、苦難的意義,其中「苦難的意義」 是我們最難理解的部分,面對苦難,我們會有疑問、會感到灰心, 甚至像約伯一樣向神發出「WHY?WHY?WHY?」的吶喊; 然約伯給我們的榜樣是:即使在極度的困境中, 他仍持續向神傾心吐意,儘管約伯一度看不清神的作為而怨聲載道, 但他仍持續向神禱告傾訴,並沒有停止禱告尋求神, 也沒有選擇離棄神,因為他知道人類的命運,神是有絕對的主權, 所以即使在苦難中,即便我們實在無法理解神的作為, 仍要像約伯一樣,信靠祂並深信神不會丟棄在患難中的我們, 祂的恩典是夠我們所用,而我們應當思考的點則是「 是否願意將眼光從自己的苦難中挪開」,轉向去思考、 覺察神的偉大作為,並因此來讚美稱頌祂。  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他對我說:「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  12:8-9)  本章訴說苦難的複雜性,我們知道約伯的苦難並非簡單的「 罪有應得」,而是有靈界的魔鬼來攻擊屬神的人,然而, 若無神的許可,這苦難不會不請自來,且因神的慈愛, 使得苦難雖大,卻還是人所能承受的,表明苦難是有神的目的; 後續以利戶也會另外指出,苦難可能是神的管教, 目的是讓受苦者...

如何成為智慧的安慰者(伯十三)

圖片
我真要對全能者說話;我願與神理論。你們是編造謊言的, 都是無用的醫生。惟願你們全然不作聲;這就算為你們的智慧! 請你們聽我的辯論,留心聽我口中的分訴。 你們要為神說不義的話嗎?為他說詭詐的言語嗎?(伯 13:3- 7)  本章,約伯繼續對朋友的指責做出回應, 可以感受到約伯的無奈與怒氣,認為他們在神面前說謊; 他們的安慰,就如同無用的醫生,還不如不說,就如聖經所言, 愚昧 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箴  17:28) 。 當我們想要安慰別人時,到底該怎麼做才不會適得其反呢? 從聖經中我們就可以學習到安慰別人的關鍵原則 : 1、陪伴與同理: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羅 12:15-16) 2、分享神的安慰與盼望: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 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 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林後 1:3-4)   3、存溫柔的心彼此分擔重擔: 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 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 恐怕也被引誘。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 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 6:1-2) 4、不隨意論斷他人: 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 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羅 14:13)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心靈憂傷、身體病痛的人, 真正的安慰並不在於華麗的言辭,而在於一顆「同理、溫柔、 願意陪伴」的心,我們並不能幫他們承受苦痛, 但是我們可以當一個使他們願意傾訴的出口,用神安慰我們的方式, 去安慰別人、試著換位思考;若你是受此患難之人, 希望別人用怎樣的方式安慰自己呢?願我們都能學習, 成為一個溫柔、願意安慰別人的人,讓神的愛透過我們, 成為別人黑暗中的亮光。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 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 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 5:14-16)  by張家綺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

He is key man. 祂才是那把關鍵的鑰匙(伯十二)

圖片
我這求告神、蒙他應允的人 竟成了朋友所譏笑的; 公義完全人竟受了人的譏笑。(伯 12:4 )   本章是約伯針對鎖法的回應。1-12節在諷刺朋友自以為有智慧: 你們所說的我也都明白,但你們卻還在那譏笑我。 你們既不瞭解還要批評,怎麼會這樣的是非不分,怎麼會有如此荒謬的言論呢?不要再用自以為是的話來安慰人了。 說 話浮躁的,如刀刺人; 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箴 12:18 )。 多說多錯,有時倒不如不要再說什麼, 只要做個安靜陪伴的安慰者,用心去感受他的無助與軟弱, 並且為他禱告。  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他手中。(伯 12:10 )  約伯訴說神的智慧是變幻莫測,不是我們人們所能掌控的, 神才是掌管宇宙一切萬物的。每個人都是神所創造的、 每個人擁有的智慧與才能都是神所賜予的, 所以神也能自由的收取回來。人們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這句成語與我們最近在讀的幾節經節(參伯 12:10 & 8:5-7)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論我們有多麼的微小或不足, 只要我們能「尋求」神、「求告」神,並保守自己身心清潔, 神必定保守引領我們過得勝的生活。即使小兵也能立大功,無論城牆再堅固(耶利哥城),也會因為神的安排而不攻自破; 不論男女老少,只要我們願意去廣傳福音,你(妳) 也能像工蜂一樣成為那顆散播福音種子的角色。 相反的,再微小的戰役,若不能信靠交託,不僅事倍功半, 更有可能變得徒勞無功。大家可以想想,不管在學業、工作及生活中, 我們是否都會有所求、所想的事,並且把它放在禱告中求告神, 相信神的工必成就一切的事。但結果不如預期時, 是不是就覺得神你怎麼沒有應允我的禱告?是否就起了抱怨的心、 張了抱怨的口呢?   今年我參加教甄考試,但結果不如自己所想(考上正式老師)時, 難過的心情湧上心頭,一直很懊惱為什麼就是差那3、4分的分數? 心想這一年來,我已經很努力的在準備,也時常參加聚會、 參與許多事工,甚至關閉社群軟體及遠離運動賽場, 但結果怎麼還是沒有上榜,甚至連複試都進不了? 真的是心有不甘啊!但家母安慰我,神的安排都有其美意。 就在這一、兩週,我深刻了體會神巧妙的安排( 學校的工作卸下行政一職,宗教教育接任少年班班負責), 更深刻的提醒自己在做聖工的同時,服事是我們的本分, 千萬不可抱有等價交換的態度來做聖工。...

暫受苦難,得神榮耀(伯十一)

圖片
惟願神說話;願他開口攻擊你,並將智慧的奧祕指示你; 他有諸般的智識。所以當知道神追討你比你罪孽該得的還少。 你考察就能測透神嗎?你豈能盡情測透全能者嗎?(伯 11:5- 7)  這是約伯的友人—瑣法,在看到約伯遭遇患難時對約伯所說, 對瑣法而言,自己肯定字字在理,但聽在約伯耳中, 必然相當不適與冤屈;然而也可以從約伯的哭求及朋友的勸慰、 指責中發現,在他們所理解的道理中,「遭遇患難」彷彿和「犯罪」 畫上等號,但神的意思真是如此嗎? 瑣法指責約伯雖與真相不符,但傳達的道理我們也當思想; 神確實有著諸般的智慧,任憑我們用盡一生考察也無法測透, 亦無須猜測全能者,因神教導我們的是順服,是倚靠祂。 然而,當我們以「過去完成式」的視角,看待約伯記裡的人、事, 也許會為約伯鳴不平,倘套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就會發現其實這似乎是我們容易落入的思考陷阱,即便熟悉聖經、 明白背後是神的美意,但對於遭患難的親友、同靈, 要能發出智慧的安慰,確非易事。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 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 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 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傳 7:14-15)   所羅門王告訴我們,神的智慧與作為,從不是我們能以管窺天的, 身在世間的我們,眼中的福與禍、肉體的壽命長短、 身體強健或衰弱,從不是我們信仰的核心,人的年歲與眼界有限, 神的大能與智慧卻是無垠。義人肉體滅亡,卻能脫離苦痛, 早早回到神的懷抱;惡人肉身再長壽剛健, 也阻止不了下到火湖的那天來臨。 既然在世的日子福禍相依,那無論亨通或患難,我們都該榮耀、 讚美神! 小妹受洗後一直有大小病痛纏身,甚至曾與死亡擦肩, 常覺得好像平安了,結果又有其他狀況發生,直到最近一次檢查, 才發現原來有先天的心臟疾病,在胎兒時期心臟就沒有發育好; 回想年少時期熱愛高強度運動,出社會後極為不良的生活習慣, 我居然可以好好活到受洗、得聖靈,神也賜給我一個很愛主、 順服的孩子,雖然醫師一邊說著未來要安排手術… 可能聽起來有些危險,但我心中卻是大大喜樂,大大感謝讚美神, 因為神從我在母親腹中,就一路伸手扶持,直到我回到羊圈, 直到今日,有真神與我同行,這是多大的福氣! 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裡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 等你們暫受苦...

你為何使我出母胎呢?(伯十)

圖片
你為何使我出母胎呢?不如我當時氣絕,無人得見我(伯 10:18)   約伯在經歷接二連三的打擊後,提幔人以利法的言語無法帶來安慰, 因為他的痛苦實在太深重,所以只好向神傾訴自己的苦情。 在這章裡,約伯向神發出了強烈的質問: 為何神容許惡人的計謀得逞,卻對他的行為如此嚴苛?他也不明白, 既然神創造了他,為何又要使他承受這樣巨大的苦難? 若這原本就是神的心意,他寧願自己未曾出世, 如同未成形的胎兒一般,雖不為人知,卻免去今生無法承受的痛苦。 這不是任性的言語,而是人面對極大苦難時, 對生命存在最真實的疑問。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 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傳 7:14) 約伯的人生在極短時間內劇烈翻轉,從天之驕子到一無所有。 他無法理解:那位賜下生命與慈愛、曾眷顧保全他的神, 為何如今似乎要擊打他,使他家破人亡、往日的榮耀全然歸於虛無? 「既然是祢創造,為何又容許毀壞?」 這矛盾使約伯深感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價值,他厭棄生存, 只懇求神在他走向陰間之前,稍微寬容他,好讓他得片刻安息。  筆者年輕時也常對自己的存在充滿疑惑,懷疑自身的價值, 懷疑是否有人真正懂得自己。那時渴望志同道合的朋友, 也期待心靈契合的伴侶。青春期的衝動與外界的不理解, 使得對生活的厭倦更為強烈。當時的信仰於我而言,是一種束縛, 既未衝撞,卻也難以喜樂。然而,經過畢業、工作、 婚姻與為人父母的歷程,如今回望過往, 再低頭凝視孩子仰望的眼神,我才漸漸明白: 人生其實是一場不斷被磨練與領受的過程,在反覆中學習, 在挫折中成長,最後被塑造成更成熟老練的人。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創 1:27)   創造之初,神對人滿有期待與祝福。但為何生命仍充滿艱難? 除了因罪帶來的責難之外,或許其中也隱含著神的美意。 苦難如同烈火,每種材質所能承受的溫度不同, 因此我們無法完全設身處地感受他人的痛楚,因為換作自己, 也未必能承受。雖然我們不總明白神在個人生命中的旨意, 但正如金屬必須經過火煉方能純淨, 神也可能正在藉著苦難熬煉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更貼近祂的心意。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 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 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