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雅各書」標籤的文章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四)

故此你們要順服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 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雅 4:7-8) 為避免因私慾引起爭戰鬥毆, 也避免因與世俗為友而成為與神為敵的人, 雅各教導當代信徒應該順服神,靠主的恩典勝過私慾。 經上告訴我們, 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 參彼前 5:8) ,許多未信主之人,膜拜樹木,拜石頭⋯⋯, 魔鬼用各種手段、方式要人去拜他。所以我們不要給魔鬼留地步, 要讓神的靈充滿我們。 當用各樣的智慧, 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用詩章、頌詞、靈歌, 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西 3:16) , 只要我們樂意親近神,有兩三個人同心禱告,主必同在,施恩幫助。 心懷二意的人,常在「與世俗為友」及「與神為友」間舉棋不定。 主要原因是他們失去信心(參雅 1:8),聽道無法與行道配合( 參雅 1:19),有表面的信心,無真實的行為(參雅 2: 26)。所以「潔淨自己的手」指外在的行為上要追求聖潔, 例如不可輕忽禱告生活,不可停止聚會,不可忽視對他人的幫助( 因為作在一個小子身上,就是作在耶穌的身上)。作詩的人說:「 誰能登耶和華的山? 誰能站在衪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 起誓不懷詭詐的人。」(詩 24:3-4) ;「清潔我們的心」 就是心思意念要純淨、掃除內心的疑惑、焦慮、不滿, 求主開我們的心眼,如同哈巴谷先知不斷向神尋求答案, 以解決內心的困惑。 每當人在「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候,常會走上絕路;  可是信靠神的時候,信心幫助他征服「疑惑」,而獲得「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經驗。 凡是懂得藉著禱告除去內心的不信及種種的私慾, 必能經歷神的同在,藉此開創新的前途。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 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 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雅 4:14- 15)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有許多的想法和規劃;俗語說: 計劃改不上變化。在基督徒的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的狀況, 但我們知道凡事有神美好的意思和安排;不論是聖工上, 或個人事業、家庭的事,凡事尊主為大!我們可以透過禱告, 將我們所思所想...

追求話語上的完全 (雅三)

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 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 3:2) 我們都曉得「禍從口出」,口中的舌是個罪惡的世界,能汙穢全身, 且沒有人能制服。現今的社會中,有許多口舌之爭以及詭詐、辱罵、 虛妄等等的言談導致各樣禍患發生。身為基督徒的我們, 要時常求主幫助我們在話語上追求完全, 因我們的口是用來頌讚主的, 「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 又用舌頭咒詛那照著神形象被造的人。 頌讚和咒詛從同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雅  3:9-10) 。怎麼樣去追求話語完全呢? 如聖經中教導我們可以遵行:不隨便批評論斷他人(參太 7:1-5);不說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參弗 5:3-4);遠避爭辯傳異端之言詞(參提前 6:3-4)。相反的,我們要說造就人的好話(參弗 4:29);言語柔和(參箴 15:23);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參太 5:37)。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 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唯獨從上頭來的智慧, 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 沒有假冒。(雅 3:13、17) 此處說到有智慧、有見識的人,自然而然顯出溫和、 謙卑的美好品行,且這樣的智慧是必須從上頭而來的「屬天的智慧」 :內心清潔、良善、憐憫、和平。回到追求話語完全這件事上, 我們若先追求屬天的智慧在我們裡面, 在人際關係中自然能做到和平、憐憫、溫柔, 進而在言行舉止能夠合乎聖經,符合基督徒愛心的表現, 不在言語上有過失。 汙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 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弗 4:29) By童若水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

完全的信心靠行為來成全(雅二)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 這信心能救他麼。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 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為、 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雅 2:14、18) 雅各長老在信上指出了當時基督徒行為上的不完全, 看重穿華美衣服的人,苛待敎會中貧窮的人, 並不憐憫敎會中需要幫助的人。 當時的基督徒只有在言語上給予他們祝福, 没有在能力所及來給予幫助, 雅各長老在此強調這樣没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 現今的敎會中,多少都存在著這樣的現象, 我們是否會特別注意敎會中在社會地位高的弟兄姐妹而忽略了一些較 不顯眼卻需要人幫助的弟兄姐妹? 也或者在敎會中習慣性的跟自己熟悉的人相處, 每次到敎會就是自動的往自己同温層的朋友靠近, 這是人的自然慣性。 但我們也不可忘了, 神要我們"愛人如己",這是一條需要用行動去實現的命令, 雅各長老在此舉了很多的實例, 在弟兄姐妹中我們發現了他們生活上的短缺或是心靈上的缺口, 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即時的給予他們生活上的幫助? 若是能力有所不及我們也能將他們放在禱告中,求神為他們開路, 這就是我們用行動來表達對基督的愛也是我們信心的表現。 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雅2:13) 因著 神的憐憫藉著主的代死讓我們有了新的生命, 我們也因此學習到了愛人如己的真意,神為我們親自示範了, 做為基督徒我們也應該效法這樣的精神將愛人如己的行動表現出來, 讓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活出 神的形象來。試想如果没有憐憫人的心, 没有任何愛人如己的行爲表現,當我們再次面對末日的審判時, 我們如何要求 神的憐憫? 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 2:26) 我們也要學習亞伯拉罕及喇合的信心, 亞伯拉罕抓住從以撒生的才是後裔的應許,用這個信心將以撒獻出, 喇合因著信心求了探子也救了全家人, 這些美好的見證可以成為我們信心的養份。 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 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 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 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麼。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 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太 7:21-23) By 陳婉萍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

讀聖經,是照靈魂的鏡子(雅一)

作 神和主耶穌基督僕人的雅各,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雅 1:1) 雅各書由第一章第一節可知,作者是使徒教會的雅各長老,對象是主內的猶太人。雅各長老是耶穌肉身的兩位弟弟之一,另一位就是【猶大書】的作者猶大。耶穌這兩位原本不信祂的弟弟們,最後接受神的呼召,成為當時使徒教會的重要工人: 耶穌的弟兄就對他說:「你離開這裏上猶太去罷!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你如果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因為連他的弟兄說這話,是因為不信他。(約 7:1-5) 本章是雅各書全卷共五章的序言,提醒真信徒當有的靈修生活,內容非常平易近人,可以作為今日靈修的生活準則。 第一章的序言中,特別提到當堅守信心、忍受試探、注重靈修、存溫柔的心過每一天,然而這一切功夫成就的關鍵因素,就是要「聽道與切實行道」。 猶太人習慣將讀聖經、聽拉比講道,視為「照鏡子」。於是這裡用照鏡子來比喻聽道與行道: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着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 1:22-24) 由此看來,若有人是「靈恩會信徒」,那他一年才照兩次鏡子,他的靈性應該極為邋遢;若是「安息日信徒」,每週照鏡子一次,雖然情況比前者略好,但是不會太好。真正注重靈修的人,不僅「被動聽道」,還會「主動讀經」。聽道,是被動靈修,屬於吃奶的階段;讀經,是主動靈修,是吃乾糧的。因為聖經說: 凡只能喫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纔能喫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來 5:13-14) 所以有一位傳道者說: 「一日不讀經,神知道;兩日不讀經,自己知道;三日不讀經,全教會都知道!」 因為沒在讀經的傳道者或領會人員,神不同在啊! 有聽道、主動學習真理,還必須能「行出來」,好比照鏡子後發現容貌有問題,當「立刻處理」,不要等,因為人總是健忘的,沒有立即處理,就會忘了!因此: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 1:25) 看到沒? 「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這是真的!確實去做了就有福氣! 所以,你今天讀經了嗎?靈魂的服裝儀容整理過了嗎?不要因為不讀經,持續邋遢,嚇到人喔! By 高春霖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