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5的文章

以亞撒王為鑒、莫行愚昧之事(代下十六)

圖片
亞撒三十六年,以色列王巴沙上來攻擊猶大,修築拉瑪, 不許人從猶大王亞撒那裡出入。(代下 16:1) 亞撒王國中太平二十年之際,突然迎來一場戰役, 以色列的進攻雖不及當時古實人入侵這般強大, 卻也攻至耶路撒冷附近的城邑,但本章的亞撒王卻一改過往, 沒有向神呼求,選擇倚靠自己的國力向他國求助,最後雖贏得勝利, 以色列王因亞蘭王的進攻而退軍, 亞撒王也運用敵人的資源修築抵禦敵人的城,但這些事情的背後, 也讓人看見了他對神的信心,已不如過往堅定。 那時,先見哈拿尼來見猶大王亞撒,對他說:因你仰賴亞蘭王, 沒有仰賴耶和華─你的神,所以亞蘭王的軍兵脫離了你的手。 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 你這事行得愚昧;此後,你必有爭戰的事。(代下 16:7、9) 先知前來責備亞撒王的行為,一語道出王信心的軟弱, 或許在人的眼中,這事行的不錯,也不戰而消彌威脅, 但在神的眼中,這事顯得愚昧,明明只需倚靠神便可度過, 有如亞撒王年輕時戰勝古實一樣。而亞撒王聽完先知責備後卻惱恨, 將先知下在獄中,且從此事之後他仍未倚靠耶和華,即便身患疾病, 也選擇倚靠他人。 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 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 免得跌倒。( 林前 10:11-12) 本章中的亞撒王對神態度相較前兩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為何一位從前如此倚靠神的王, 卻在國中太平二十年後遺失了自己的信心,我相信, 這是本章關鍵的思考點,是在和平當中逐漸忘記了神? 還是覺得自己的能力可以解決就不用尋問神? 對於追求且奔跑天國路的信徒來說,神的意見是最重要的! 本章神對亞撒王所做的事只有一句評語, 「你這事行的愚昧」 , 因此我們要以亞撒王為鑒,思考如何在和平的日子中, 信心更長而非失落,小弟想出兩點方法來實踐: 一、多與神交流 與神交流的方法就是讀經、禱告, 每日讀經的習慣可讓我們更明白神的話及了解聖經中的旨意, 每日禱告則可讓我們與神傾訴遭遇、祈求事物、悔改過犯、 數算恩典、感謝神帶領,如腓立比書四章所述,只要這麼做, 神便會保守我們的心。 二、凡事求問神 當我們遭遇困難時,無論大或小,都應當藉著神來度過, 亞撒王便是跌倒在這一點,倚靠人的力量解決,有時並非神的旨意, 我們應當倚靠神來度過短暫人世,迎接真正的永生。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

誠實尋求神的心(代下十五)

圖片
你們若尋求祂,就必尋見;你們若離棄祂,祂也必離棄你們。(代下 15:2) 亞撒王在聽見先知亞撒利雅的話語後,大大壯膽,潔淨國中的偶像, 修築耶和華的壇,並帶領全國百姓重新與神立約。 體現了信仰復興的開始,不單是制度的改革, 更需要的是人內心的歸回、定意尋求神。 尋求神或是離棄神都是人「主動」而為,神樂意被尋求, 但也尊重人的選擇,有時候神也會透過一些提醒、試煉或苦難, 讓人「主動」尋求祂。 亞撒並非一開始就擁有完全的信心, 他是在聽見神的話之後做出回應。當我們面對動盪、迷惘、疲乏時, 神會透過祂的話語再次喚醒我們、使我們不再沉睡於屬靈的冷淡, 而是起身行動、除掉心中的偶像、修築敬拜的壇。 猶大眾人為所起的誓歡喜,因他們是盡心起誓,盡意尋求耶和華, 耶和華就被他們尋見,且賜他們四境平安。(代下 15:15) 百姓們齊聲立約,歡呼、吹角,全心尋求耶和華。他們不是被強迫, 而是因著神的恩典而喜樂回轉。真正的悔改不只是懊悔, 而是回轉與立志。神喜悅這樣專一的心,也就使他們四境平安。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 6:33) 神不只是賜下平安的神,如今祂仍渴望我們全心尋求祂。 神的應許是: 「你們尋求,就必尋見。」 祂要我們有願意悔改的心、 有渴慕神話語的心,祂就將恩典和平安賞賜我們。 只是邱壇還沒有從以色列中廢去,然而亞撒的心一生誠實。(代下 15:17) 願我們都能除盡內心的邱壇、分別為聖、盡心盡性地尋求神, 一生誠實。 By Daniela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

「尋求」、「呼求」我們的神(代下十四)

圖片
又在猶大建造了幾座堅固城。國中太平數年,沒有戰爭, 因為耶和華賜他平安。(代下 14:6) 亞撒接續其父親亞比雅作王,這位新上任南國猶大王亞撒, 因重視耶和華真神的律法誡命, 在國中各地大舉除去外邦神的壇和邱壇,並且除去偶像, 使百姓的歸向真神,所以神就賜他平安,十年沒有戰爭國中享太平。 好比信仰的第一步,當我們要尋求真神時, 需先承認祂是我們唯一倚靠的對象,是我們生命的主, 必須除去以前在黑暗中的事情,如拜偶像以及心中所倚靠的如: 錢財、勢力等,要來學習單單信靠祂, 讓祂的能力在我們生命中彰顯出來。 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 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 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弗 4:22-24) 亞撒讓整個猶大國脫去拜偶像的陋習,打碎柱像、砍下木偶、 除去外邦神的祭壇,神也讓他體驗到今日國中所得的平安, 完全是所神所賜的,不僅擁有58萬的大能勇士, 也在建造城邑的事上諸事亨通。 是因尋求耶和華─我們的神; 我們既尋求他,他就賜我們四境平安。(參代下 14:7b) 但信仰中也有操練,為了讓我們看見自己信仰的質量, 我們是否是真實、專一信靠神的? 當古實王率領一百萬的軍兵攻打猶大國,似已超過了猶大國的國力, 就像生命中遇到了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看似無法解決的事情。 此時的亞撒呼求神,並向神闡明他的心思, 是一段很美且值得我們效法的禱告詞: 亞撒呼求耶和華─他的神說: 耶和華啊,惟有你能幫助軟弱的,勝過強盛的。耶和華─ 我們的神啊,求你幫助我們;因為我們仰賴你, 奉你的名來攻擊這大軍。耶和華啊,你是我們的神, 不要容人勝過你。(代下 14:11) 於是他的禱告蒙神應允, 不僅戰勝了古實王,且得到了許多財物, 再次體會耶和華真神的大能。 願在我們生命中能學習亞撒王,除了行神眼中看為善為正的事, 也在信仰的道路中學會善用「尋求」、「呼求」來與生命的主互動, 在我們的軟弱中顯出他的大能,再次提升對神的倚靠及信心。 我呼求的日子,我的仇敵都要轉身退後。神幫助我, 這是我所知道的。因為你救我的命脫離死亡。 你豈不是救護我的腳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嗎?(詩  56:9、13) By黃志宇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

得勝,是因倚靠神(代下十三)

圖片
那時,以色列人被制伏了,猶大人得勝,是因倚靠耶和華─ 他們列祖的神(代下 13:18) 本章主要描述北朝以色列王—耶羅波安在位時,南國猶大的王— 亞比雅的事蹟,其實與(王上 15:1-8)所描述的「亞比央」 為同一人,但不同的是,列王記上將亞比央(亞比雅)歸類為壞王, 行他父親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惡; 而本章卻描述了他與北國無數次交戰中,某次的正面事蹟, 他因倚靠神而戰勝北國以色列。 有一次亞比雅率領挑選的兵四十萬擺陣,都是勇敢的戰士; 耶羅波安也挑選大能的勇士八十萬,對亞比雅擺陣。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曾立鹽約(鹽就是不廢壞的意思), 將以色列國永遠賜給大衛和他的子孫,你們不知道嗎? (代下  13:3、5) 在此次戰役中,亞比雅與耶羅波安均領兵擺陣, 且以色列國的出兵數量是猶大國的一倍以上,亞比雅卻勇敢地在5- 8節、當著以色列眾人的面,再一次道出大衛王朝的正統性, 神曾多次向大衛立約,就是永遠的約:必堅立大衛和他子孫的王位( 參王上 9:5),並抨擊耶羅波安造金牛犢一事。 率領我們的是神,我們這裡也有神的祭司拿號向你們吹出大聲。 以色列人哪,不要與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爭戰, 因你們必不能亨通。(代下 13:12) 亞比雅在責備耶羅波安的同時,不忘強調自己的正當性, 在本章10-12節提到猶大國有照著神的律例、吩咐來獻祭燒香, 並且遵照聖殿事奉的規範。 猶大人回頭觀看,見前後都有敵兵,就呼求耶和華,祭司也吹號。 於是猶大人吶喊;猶大人吶喊的時候, 神就使耶羅波安和以色列眾人敗在亞比雅與猶大人面前。(代下  13:14-15) 看似是人的盡頭,卻是神動工的時刻!當猶大人發現前後都有伏兵, 似乎難逃一劫時,向神吶喊呼求,神就動工、 使猶大人打敗數量多出一倍的以色列國。 本章讀來像綜覽史詩戰記般,精彩詳細,卻又讓我們再次省思。 縱觀一生,整體評價為壞王的亞比雅, 也有在信仰上如此的高光時刻,凡遵照神的吩咐行, 果然在戰力懸殊的情況下,仍能戰勝以色列王—耶羅波安, 但並非因猶大國特別強盛,而是「因倚靠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 並遵照神的吩咐來敬拜神,但可惜的是, 亞比雅也行他父親所行的一切惡,因此在列王記上總結為壞王。 當我們處在順境,就像亞比雅戰勝耶羅波安,能否看見背後的神? 能否明白單靠人的力量其實是不足的,全是因倚...

順遂時的隱憂 (代下十二)

圖片
羅波安的國堅立,他強盛的時候就離棄耶和華的律法, 以色列人也都隨從他。(代下 12:1) 本章內容主要述說羅波安繼承所羅門王之位, 卻聽信讒言苦待以色列民,導致王朝分裂成北朝以色列南朝猶大國, 僅剩猶大、便雅憫支派與利未人跟隨羅波安王。 羅波安在繼位的前3年,遵行祖輩大衛與所羅門王的律例與法度, 故神堅固猶大國又使之強盛。然而在王朝順遂時忘卻恩典, 竟帶領以色列人離棄神。 那時,猶大的首領因為示撒就聚集在耶路撒冷。 有先知示瑪雅去見羅波安和眾首領,對他們說:耶和華如此說: 你們離棄了我,所以我使你們落在示撒手裡。(代下 12:5) 因羅波安的驕縱自滿,神興起埃及王示撒攻擊猶大國, 經先知示瑪雅的諫言與警示,雖然羅波安立即能自省檢討, 但神仍讓示撒攻取耶路撒冷,並奪走聖殿與王宮的寶物, 以此示警羅波安與以色列民。 而此章羅波安王的事件,宛如給予我們的借鑑,當達到人生頂峰, 過著鴻運當頭五子登科的日子,或正當事業亨通知之時, 容易讓人產生驕傲的心態,自覺有排除萬難克服所有障礙的超能力, 彷彿這一切的功成名就都是憑藉自己的力量得來。 當人在自得自滿之時,容易把自我放大而忘記神,看輕神的幫助, 如同聖經舊約裡的以色列民,進入迦南地過著安定樂業生活, 就忘記以十災與各種神蹟與恩典帶著他們出埃及的神。 你吃得飽足,就要稱頌耶和華─你的神,因他將那美地賜給你了。 你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的神,不守他的誡命、典章、律例, 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恐怕你吃得飽足,建造美好的房屋居住, 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銀增添,並你所有的全都加增, 你就心高氣傲,忘記耶和華─你的神, 就是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的。(申 8:10-14) 為避免讓驕傲的心遮蔽我們的雙眼,當如聖經申命記8章所寫, 常常紀念神的恩典,因為得貨財的力量與得享一切豐富的能力, 都是神所給的。故應當思想成就中神的帶領與幫助, 患難中神的恩典與慈愛,藉由禱告獻上感謝與專一追尋祂的心, 將榮耀歸予神。 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 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提前 6:17) By吳宇婷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

尋求神旨意、勇敢跟隨神(代下十一)

圖片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可上去與你們的弟兄爭戰,各歸各家去吧! 因為這事出於我。眾人就聽從耶和華的話歸回, 不去與耶羅波安爭戰。(代下 11:4) 羅波安遭受以色列的分裂,他原想聚集軍隊攻打耶羅波安, 奪回以色列全國時,神藉著先知示瑪雅來阻止他,並告訴他: 「 這事出於我」 ;羅波安與百姓聽從神的話,沒有照自己的衝動行事, 這是他難得的順服時刻,也帶來了三年的安穩。有時候, 事情的發展不如預期,就像羅波安失去了十個支派, 我們可能會想用人的方法「挽救」局勢, 但神卻提醒這事是祂允許發生的。 當事情不照我們所計劃的發展時,一定會感到著急、沮喪, 但先靜下心來禱告求問神,這是否出於神旨意, 而不是急著用自己的方法去控制、補救,有時候放手, 學習信靠神的安排,也是很好的解決方法。 以色列各支派中,凡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 都隨從利未人,來到耶路撒冷祭祀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代下  11:16) 耶羅波安在北國設立偶像、離棄真神之後,那些仍然敬畏神的人, 選擇離開自己的家鄉,主動搬到南國猶大, 為的是要繼續敬拜耶和華。這是一個充滿信心與決心的行動! 他們可能要離開熟悉的生活、土地和人際關係, 只因為他們更看重與神的關係。他們的選擇, 也為羅波安帶來了力量,使他的政權在前期更加穩固。 真誠地尋求神,需要勇氣與行動,即使可能要改變生活方式, 也應當堅持正確的信仰。信仰不只是內心的信念, 也需要行動的回應。當環境不利、社會主流價值均偏離神的時候, 我們是否願意付出代價,堅持敬拜真神,甚至調整生活方式、 做正確選擇呢? 當人願意順服神的旨意,並為信仰採取行動時,神會為我們開道路, 帶來真正的穩固與祝福。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 3:5- 6) by高嘉芬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

變動時代下的選擇,仰賴是否有神在心中(代下十)

圖片
王不肯依從百姓;這事乃出於神, 為要應驗耶和華藉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 以色列眾民見王不依從他們,就對王說:我們與大衛有什麼分兒呢? 與耶西的兒子並沒有關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衛家啊, 自己顧自己吧!於是,以色列眾人都回自己家裡去了。(代下  10:15-16) 所羅門離世後,舉國面臨重大選擇, 受到所羅門晚年所苦待的百姓們,一心只想藉著新王羅波安的登基, 向王傾心吐意,期盼新的王讓他們有改變生活的機會,同時, 功高震主的耶羅波安為了躲避追殺,逃往埃及, 聽見了所羅門的離世,在王國更迭之際,選擇回到以色列, 為要成就當初他逃往埃及前,神人對他的預言(參王上 11: 31);在此關鍵時刻,看見羅波安、以色列百姓、 耶羅波安三方不同的選擇,也帶給我們不同的思考與教訓。 一、羅波安的選擇-違背智慧建言,離棄神的教訓 王國交接給羅波安後,老者建議耶羅波安減輕百姓勞苦、恩待百姓, 讓他們永久做王的民,而少年人給的建言卻是加倍勞役百姓 ( 參代下 10:7-11)。選擇老者的建言對羅波安而言, 或許是一條有違本意的選擇;反觀我們的生活,往往忠言逆耳, 如求學時期,認真讀書是本分,我們心中明白,但卻覺得讀書乏味, 因此力有未逮;進了職場,明白守安息日重要, 卻常受限不同工作的影響,讓我們在守安息日常有各種挑戰, 若不謹慎腳步,恐如羅得漸漸挪移帳篷遠離神。 驕傲只啟爭競;聽勸言的,卻有智慧。(箴 13:10) 一個王國的治理需要大量底層勞役以進行工作, 如起初所羅門恩待百姓,讓奴役之工不落以色列百姓身上(參王上  9:22),但晚期所羅門卻讓百姓奴役而遭民怨, 這些羅波安必然知道,只是一時間損失的人力缺口極難補足, 最後選擇背離智慧的路與長者諫言,順從少年讒言, 且加倍勞役份量,造成民心流失,使十個支派轉身離去(16節)。 可見,這是王驕傲、離棄神與敗壞的開始。 二、以色列百姓的選擇-從心的選擇,通往滅亡之路 百姓需要的,是安穩生活、不再奴役的人生, 誰能解放他們肩上的勞苦呢?只有王能做到,如經上說, 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們敬拜的生命之王面前, 他必讓我們卸下勞苦。在王國時期的百姓,能尋求的就是王與神人, 長者看見百姓的苦,提供智慧的選擇給王,但王卻不從; 因此百姓們的指望頓時消滅,就如信徒遭遇...

榮耀的背後,是敬畏還是偏離?(代下九)

圖片
示巴女王見所羅門的智慧和他所建造的宮室、席上的珍饈美味、 群臣分列而坐、僕人兩旁侍立,以及他們的衣服裝飾、酒政, 和酒政的衣服裝飾,又見他上耶和華殿的臺階,就詫異得神不守舍, 對王說:我在本國裡所聽見論到你的事和你的智慧實在是真的! 我先不信那些話,及至我來親眼見了,才知道你的大智慧; 人所告訴我的,還不到一半;你的實跡越過我所聽見的名聲。( 代下 9:3-6) 這章主要分成兩段記述,第一段提到示巴女王來訪(1-12節), 同列王紀上十章之記載。示巴女王準備許多難題來就教所羅門王, 所羅門用他的智慧,把所有問題都回答了,從這裡可以看出, 所羅門的智慧如海沙不可測量,示巴女王所準備的難題, 所羅門都可以靠著神所賜的智慧解答。此外,示巴女王雖是外邦人, 但因著所羅門的表率,就稱頌耶和華。 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 因為他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 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太 12:42) 這裡說到,當審判的時候,示巴女王要來定世代的罪, 因為她有渴慕真理的心,可以排除萬難來聽福音; 但耶穌比所羅門更大,當時的人卻不肯聽耶穌的話,對比新舊約, 更有體會! 他也不可為自己多立妃嬪,恐怕他的心偏邪, 也不可為自己多積金銀。(申 17:17) 第二段提到所羅門的富強(13-28節), 所羅門一年的所得甚多,加上外國朝貢,使他更加富有。 寶座也是極其華麗,耶路撒冷也是到處都可見銀子, 可見當時的以色列是極其富足的; 但晚年的所羅門被妃嬪誘惑去隨從別神, 最後還誤導以色列人進行偶像崇拜。他不像父親大衛一樣誠實拜神, 就算犯錯也沒有悔改,神因為所羅門的背叛而發怒, 雖因著對大衛的應許不在所羅門在世時懲罰他, 但也宣告了國家再將來會被奪去。 我們可以回想,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行為是否合宜,是否盡到「 一個基督徒」的責任。回想國中時,因為跟風,學說髒話, 雖然平時在教會不會講,但在學校就會肆無忌憚的講; 有一次國中班上課的時候,老師問我們平常會不會時不時就說髒話, 我慚愧的舉手,也在那時下定決心不要再說。感謝神, 直到現在已經完全戒掉這個壞習慣了。只要有願意悔改的心, 神必幫助我們。本章我們也看到,只要遵守神的話, 神就會使國富足;但如果我們厭棄聽神的命令,就會使國家衰敗, 神也就不與我們同在了。 我們應時時警惕,藉著每日靈修...

各供己事、各盡其職,都不違背(代下八)

圖片
所羅門照著他父大衛所定的例,派定祭司的班次,使他們各供己事, 又使利未人各盡其職,讚美耶和華,在祭司面前做每日所當做的; 又派守門的按著班次看守各門,因為神人大衛是這樣吩咐的。 王所吩咐眾祭司和利未人的,無論是管府庫或辦別的事, 他們都不違背。(代下 8:14-15) 所羅門王在聖殿修建完成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 其中包括派定供職的祭司及利未人。在利未記當中, 詳細記載會幕事務工作的繁瑣,但我們卻發現, 不論是在大衛王時期,亦或是所羅門王時期, 這些祭司及利未人沒有抱怨、沒有怠慢、更沒有違背, 在聖殿當中盡他們所當盡的本分,做好每日的工作。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 4:11- 12) 神賞賜每個人不同的恩賜,是要我們在教會中同心合意事奉神。 所謂的各盡其職,並不是大家各做各的, 而是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並且同工間互相搭配、彼此幫補; 基督是教會的頭,我們是他的肢體,既然如此, 就不該單顧自己的事。 現今社會發起個人主義的思想,間接影響信徒對教會事奉的重視, 因此當教會安排工作,就出現許多的推託詞,如「我工作(學業) 太忙碌,沒有時間」、「我認為其他人更有恩賜、 更適合這一份工作」、「教會事奉讓我身心俱疲,我需要休息一下」 ......這樣的想法是否曾經出現在我們的事奉中呢? 事奉中很重要的是要「歸正」意念,時刻省察自己, 看別人比自己強,不該以自我的情緒、喜好為承接事奉的標準, 應當思想我們服事的原意是為什麼, 並且在禱告中求神賞賜一顆各供己事、各盡其職且都不違背的心, 如同今日讀經中所看見的祭司、利未人一樣。 主耶穌看我們,是從最「小」的事來看,所以即使是最小的職分, 我們也要盡每日所當盡的、做每日所當做的,盼望將來回到天家, 我們能被神稱為「忠心的僕人」。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 在大事上也不義。(路 16:10) by陳靜雯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

祂的慈愛永遠長存(代下七)

圖片
所羅門祈禱已畢,就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燔祭和別的祭。 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代下 7:1) 在聖殿大功告成之後,所羅門王獻上盛大的燔祭, 眾以色列百姓也喜悅地稱謝讚美耶和華真神,神的榮光充滿了聖殿, 這是一幅歡欣又令人感動的畫面。 所羅門王和眾民甘心樂意的獻上燔祭,大聲稱頌: 「耶和華本為善, 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參代下 7:3) 而我們信仰生活中的獻祭-禱告,是甘心樂意的獻上嗎? 有蒙神的喜悅嗎? 每一天,我們在禱告中與主耶穌見面。 我們是自顧自地說著自己的煩惱、生活中的不順遂, 甚至埋怨著主耶穌呢?還是滿心喜悅的感謝、讚美與祈求呢? 每一日例行的早禱、晚禱以及聚會時的禱告, 會不會已經淪為一種崇拜的形式,而我們的心早已魂遊象外了呢? 在這與神親近的時刻,我們有靜下心來好好與主耶穌說話嗎? 值得我們深思。 我若使天閉塞不下雨,或使蝗蟲吃這地的出產, 或使瘟疫流行在我民中,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 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 醫治他們的地。我必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代下 7:13-15) 這是神垂聽所羅門的禱告後之應允。百姓們時常犯下惡行, 惹動神的怒氣,遭致乾旱、蝗災或瘟疫的懲罰,這是神的公義; 但神並非掩面不顧祂的百姓,神等待的是憂傷痛悔的靈、悔改的祭。 一旦百姓自卑禱告,轉回歸向神,神應許必定赦免他們的罪, 這是神的慈愛。這不僅僅是對舊約以色列百姓的宣告, 也是對我們的應許。神體恤我們的軟弱, 只要我們願意面對自己的過錯,誠心向神悔改, 祂是最疼愛我們的阿爸父,必定會垂聽我們的祈求, 將我們重新攬在祂的慈懷中。 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分別為聖,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 我的心也必常在那裏。(代下 7:16) 神的榮光降臨在所羅門王和百姓建的聖殿中,這是祂所喜悅的殿, 立祂名的居所。我們的心也就是神的殿,神的聖靈與我們同在, 這是如此親密的關係!那麼,我們有讓主耶穌住進我們的心房嗎? 這是一顆足夠清潔、良善、充滿信心的心, 而得以讓主耶穌住進來的居所嗎?主耶穌一直在等待, 希望我們能打開心門,讓祂的靈進入我們心靈的最深處。 我們更要時時自省,有沒有凡事蒙神喜悅、 有沒有需要向神悔改的地方,就要謙卑地向神懺悔。 我們的呼求必蒙神的憐憫,因為神的慈愛是永遠長存的。 耶和華雖高,仍看顧低微...

因著神恩典,為你祈禱 (代下六)

圖片
惟求耶和華我的神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 俯聽僕人在你面前的祈禱呼籲。願你晝夜看顧這殿, 就是你應許立為你名的居所;求你垂聽僕人向此處禱告的話。( 代下 6:19-20) 歷代志下二~五章,記載所羅門接下建殿任務, 以及事工上的各種細節吩咐,從繁瑣的工作當中, 所羅門運用神給他的智慧,不疾不徐的做這份工, 他也明白建殿該留心注意的細節,可以看出他是沈穩又有條理的人。 第六章通篇內容都充滿感謝與謙卑的語氣, 從文字中就可以感受他對神的敬重與愛,所羅門明白這項神的工, 要將榮耀歸於神,在撒母耳記下7章12-16節記載, 神計劃好要將建殿的工作交給他,這個約定對所羅門來說, 能夠成就與實現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若不是神應允,人沒辦法成事, 但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小妹剛開始接觸福音工作時,真的深入到逐家陪談,每次走出、 開拓,都是一場未知的旅程,除了路線是規劃過, 其他在旅途中遇見的人事物,我們都無法預測,唯有神, 他指引我們來到一個從未認識耶穌的人家裡, 能夠跟他從生活聊到心情,甚至短短的一小時,可以開展到信仰, 靠人的力量做不到,唯有聖靈才能帶領我們,達到神所要的。 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 賜給萬人。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 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 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徒 17:24- 27) 在建殿開始,所羅門認為建殿工作是為了要讓神能入住, 像我們一樣有居所,有遮蔽之處,但18節描述的是, 物質的殿建起來,實質上神是不住人手所造的殿,祂是自有永有的, 不歸誰所有,祂要我們尋求祂,不是只有聖殿的表象, 要懂得敬畏與歸回。神的用意,是要藉由這個殿, 讓萬人都可以到祂面前來,向祂傾訴、回轉歸向祂(參代下 6: 18-25)。所以,所羅門在這裡先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進到聖殿來「替眾人代求」,無論是身體病痛、心靈軟弱、遇災禍, 只要誠心來到神面前,求神能夠應允垂聽。 在教會裡,我們每個禮拜都看著一樣的代禱名單, 我們各人把它當作是例行公事,還是自己的事呢? 又或者我們真的有細細地去了解,身邊的人現在需要什麼幫助嗎? 除了代禱,我們的能力還可以做更多,神要我們實行的愛心, 並不是吩咐,而是我們能夠...

建造屬靈的殿迎約櫃進入(代下五)

圖片
祭司將耶和華的約櫃擡進內殿,就是至聖所, 放在兩個基路伯的翅膀底下。(代下 5:7)  大衛要所羅門剛強壯膽不要懼怕的為神建造殿宇(參代上28: 20), 而所羅門也遵從父親的遺願建聖殿且在聖殿完工後隨即帶領眾百姓聚 集在聖殿前,準備讓祭司將約櫃擡進神的殿; 在這之前大家都必須要自潔才能作工同心讚美神, 其最終的目的為的是要榮耀神的名並讓神的榮耀充滿聖殿。 保羅勉勵哥林多教會的信徒 「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 這聖靈是從神而來…」(參林前 6:19-20) , 由此可知我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的殿也是神的殿。 我們當時時潔淨自己才能讓約櫃(聖靈)住進我們的心, 讓神與我們同在行出好行為且藉由好行為來榮耀神的名。 許多舊約歷史事件告訴我們,約櫃就像是神同在的記號, 但只要擁有約櫃就足夠了嗎?約櫃曾經在外邦漂流許久, 神有因此眷顧及保守那些非利士人嗎? 回過頭來看看以色列民跟著約櫃經歷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戰役, 甚至走過那條河水暴漲的約旦河而進入那應許的迦南美地, 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對神的信心, 這些經歷就是神為了要建立百姓的信心, 要他們知道祂才是全能且唯一的真神。 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 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哈 2:9 ) 現今的我們雖沒有約櫃與我們同行,但我們有那寶貴的聖靈, 有聖靈同在的地方就有神,因此更重要的是我們除了相信神、 信靠神之外,我們當日日自潔、時時儆醒、 分分自守讓聖靈進入我們的心,讓神成為我們唯一的主, 求神與我們同行成為我家、你家、我們的家之主。 哈該曾經勉勵當時的百姓,當剛強不要懼怕, 雖然現在的殿沒有以前的光景,但這殿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 因為這是神所應許的約定。所以重點不在約櫃在何處, 也不在教會有多麼華美,而是在於有沒有神的同在。 凡事只要有神的同在,危機也能變轉機; 聖經中不戰而勝的事蹟也不勝枚舉,為何大衛能常常得勝? 因為他信靠神、專心仰賴神,倚靠主就能常常有勝利, 便能過得勝的生活;所以我們都當相信神、倚靠神, 更要努力保守聖潔求神讓聖靈充滿我們的心, 「凡事謙虛、溫柔、 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 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 4:2-3 ) ;讓聖靈(神)與我們同行, 讓我們行事為人都能更像主且與神所賜的恩典相稱。 求他按着他豐盛的榮耀,藉着他的靈,叫你們心裏的力量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