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照著他父大衛所定的例,派定祭司的班次,使他們各供己事,又使利未人各盡其職,讚美耶和華,在祭司面前做每日所當做的;又派守門的按著班次看守各門,因為神人大衛是這樣吩咐的。王所吩咐眾祭司和利未人的,無論是管府庫或辦別的事,他們都不違背。(代下 8:14-15)
所羅門王在聖殿修建完成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其中包括派定供職的祭司及利未人。在利未記當中,詳細記載會幕事務工作的繁瑣,但我們卻發現,不論是在大衛王時期,亦或是所羅門王時期,這些祭司及利未人沒有抱怨、沒有怠慢、更沒有違背,在聖殿當中盡他們所當盡的本分,做好每日的工作。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 4:11-12)
神賞賜每個人不同的恩賜,是要我們在教會中同心合意事奉神。所謂的各盡其職,並不是大家各做各的,而是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並且同工間互相搭配、彼此幫補;基督是教會的頭,我們是他的肢體,既然如此,就不該單顧自己的事。
現今社會發起個人主義的思想,間接影響信徒對教會事奉的重視,因此當教會安排工作,就出現許多的推託詞,如「我工作(學業)太忙碌,沒有時間」、「我認為其他人更有恩賜、更適合這一份工作」、「教會事奉讓我身心俱疲,我需要休息一下」......這樣的想法是否曾經出現在我們的事奉中呢?事奉中很重要的是要「歸正」意念,時刻省察自己,看別人比自己強,不該以自我的情緒、喜好為承接事奉的標準,應當思想我們服事的原意是為什麼,並且在禱告中求神賞賜一顆各供己事、各盡其職且都不違背的心,如同今日讀經中所看見的祭司、利未人一樣。
主耶穌看我們,是從最「小」的事來看,所以即使是最小的職分,我們也要盡每日所當盡的、做每日所當做的,盼望將來回到天家,我們能被神稱為「忠心的僕人」。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 16:1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