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詛咒自己的生日(伯三)
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 (伯 3:20)
在撒但的攻擊之下,約伯失去所有的兒女、家產,全身又長滿毒瘡, 整個人陷入極度痛苦。在本章他開口詛咒自己的出生, 連懷胎的日子也一起詛咒,寧願自己未曾來到世間, 這是何等的絕望才會說出的話!
聖經中,除了約伯,也有幾位人物,因為感到極度的壓力與痛苦, 跟神求死。一位是摩西,因以色列百姓不斷埋怨沒有肉吃, 摩西感到管理百姓的責任太重,擔當不起,跟神說:你這樣待我, 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 參民 11:15);一位是以利亞, 他在迦密山上戰勝巴力的先知後,遭耶洗別王后追殺, 自己在曠野走了一日的路程,來到羅騰樹下,失去信心、 軟弱的向神求死:耶和華啊,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 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王上 19:4);一位是約拿, 他因神憐憫尼尼微人而不毀滅他們, 感到不悅甚至發怒,向神說:耶和華啊,現在求你取我的命吧! 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拿 4:3),後來神安排一顆蓖麻樹為約拿遮蔭 , 卻又派一條蟲子咬死這顆蓖麻樹,約拿在酷熱難耐中 , 再次跟神求死:我死了比活著還好!(參拿 4:8)
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路 1:78-79)
其實,在我們陷入極度的痛苦或絕望時, 可以毫無掩飾地來到神面前,向神傾訴我們的悲傷、無助、孤單, 甚至憤怒。神不輕看憂傷的靈,也必回應我們, 引我們到平安的路上。
當以利亞逃入曠野,心力交瘁、將自己與列祖比較,全然失去信心, 神不但沒有責備,反而堅固他、差遣天使供應他飲食, 讓他休息恢復、重新得力;神引導他到何烈山,賦予新任務, 差派他膏哈薛做亞蘭王,又膏寧示的孫子耶戶為以色列王, 並膏以利沙做先知接續他。
神知道摩西承擔大責,在摩西求死時,神沒有責怪他的軟弱, 而是分擔他的壓力,一方面吩咐他揀選70位長老, 並分賜一樣的靈給他們,共管百姓,不再讓他獨自擔當;另一方面, 顯神蹟賜下大量鵪鶉給百姓吃肉。
約拿對神不毀滅尼尼微城兩次埋怨,寧死不活, 對神的作為無法理解,但神不急於責備,而是耐心反問「 你這樣生氣對嗎?」讓約拿了解,神不毀滅尼尼微, 是出於愛惜與憐憫, 因為城裡不能分辨左右手的年幼孩兒有十二萬多人!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 42:5) 。
約伯陷入極大苦難時,神起初沉默不回應,讓約伯與三位朋友辯論, 最後,神從旋風中出現,用一連串問題反問約伯「 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伯 38:4)使約伯謙卑的認識神的偉大與全能,約伯回答:我從前風 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神最後恢復約伯的健康及財富, 賜給他的比以前更多,神並沒有冷漠看著約伯受苦, 最終親自向他顯現,與約伯對話,幫助約伯認識神的主權與智慧。
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致斷絕。 (哀3:22)
行筆至此,想起耶利米先知因為耶路撒冷城被巴比倫攻破, 心中充滿苦楚,力量衰敗,但他後來想起神的慈愛,心裡有了指望。 耶利米先知說: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哀3: 23)!當我們的生活陷入黑暗絕望中,要思想神的慈愛, 沒有甚麼可以把我們與神的愛隔絕,我們的神是信實慈愛的神, 祂知道我們的痛苦與需要,會用祂的方式讓我們得到醫治與安慰; 我們的神是施憐憫的神,不至於讓我們滅絕, 祂知道我們能承擔多少,會在百般的試煉當中,為我們開路, 我們要專心仰望主的慈愛,不要對神失去盼望, 相信神必定親自引領和眷顧。
約伯在本章問道: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 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答案是因為「神的愛」!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 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 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 8:35、37)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