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卻愛那恨你的人,恨那愛你的人。你今日明明地不以將帥、僕人為念。我今日看明,若押沙龍活著,我們都死亡,你就喜悅了。 (撒下 19:6)
撒母耳記下第19章講述了大衛在押沙龍叛亂後重返耶路撒冷,他如何處理政治以及個人的挑戰,還有他努力弭平在叛亂中所造成的裂痕。
首先,大衛失去了兒子押沙龍,他在情緒上極其悲痛,軍隊雖然凱旋歸來,但卻因著大衛為兒子的傷痛,(參撒下 19:2),這顯示了大衛父愛的一面,他的愛超越了政治的計算。
然而大衛王的悲哀對士兵的士氣產生負面影響,他們彷彿做錯事,只能暗暗的進城,就如敗陣逃跑慚愧的民一般。神知道大衛如果一直在傷痛中,會一蹶不振,忘記了神的應許,甚至不住下沉,無法回應,整個國家也會面臨更大的撕裂。因此神藉著約押去提醒大衛,現在你當出去,安慰你僕人的心,我指著耶和華起誓,你若不出去,今夜必無一人與你同在一處,這禍患就比你從幼年到如今所遭的更甚!(撒下 19:7)
於是王起來,坐在城門口。眾民聽說王坐在城門口,就都到王面前。以色列人已經逃跑,各回各家去了。 (撒下 19:8)
大衛沒有因著約押的話而反彈,也沒有因著在喪子之痛中便不聽,他是謙卑地聽。「起來」另一個意思是喚醒,大衛願意從喪子之痛的情緒中重新起來,願意以大局為重,願意去看神的心意是什麼。神的心意是他能起來治理整個以色列,讓以色列走在神的心意中,再次合一。因此大衛出到城門來與民見面。這看出大衛生命中的謙卑,不會因著自己喪子之痛便不聽,他沒將自己的感受放得大過神的心意、高於神的拯救,大衛的生命中流露著謙卑與順服。
王蒙著臉,大聲哭號,說:我兒押沙龍啊,押沙龍,我兒,我兒啊!(撒下 19:4)
大衛身為以色列的王,但同時也是一名父親,從此章節便能看出大衛對兒子那萬般的愛,就如同父神對我們的愛一般。大衛一聽到押沙龍的死訊,傷心欲絕,憂愁慟哭,約押無法了解大衛對一個要置他於死地的人,竟是如此的反應,因為約押無法明白大衛為父的心。大衛對押沙龍有一顆慈父的心,能體諒他的無知,雖然押沙龍背叛他,追殺他,大衛仍希望押沙龍有一天能回轉。就像那位每天倚門而望的老父親,一直在等待浪子回頭的一天。
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弗 3:18-1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