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5的文章

照神旨意祈求的尼希米(尼ㄧ)

圖片
他們對我說: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人在猶大省遭大難,受凌辱; 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我聽見這話, 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禱。(尼 1:3- 4)  尼希米記第1至7章是以尼希米為第一人稱的回憶錄, 敘述他歸回耶路撒冷修造城牆及過程中遇到的攔阻, 以及尼希米和百姓如何倚靠神,在52天內順利完成城牆的修建; 第8到13章3節轉為第三人稱, 記述尼希米與以斯拉所進行的信仰復興, 及有關增加耶路撒冷的人口和潔淨神的百姓; 第13章4節後又以尼希米的口吻,總結他在耶路撒冷的改革。  本章敘述尼希米在波斯王宮擔任王的親信-酒政, 聽聞故鄉耶路撒冷城牆被毀、同胞受辱, 那時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修造城牆被敵人攔阻無法完工(參拉 4: 7-22),此刻的尼希米心有同感卻沒有慌亂, 似已有萌生歸回耶路撒冷重修城牆的想法; 但身處高位的他選擇保持冷靜,立定心志懇求神的垂憐與動工, 緊接著是進行長達4個月的禁食禱告(自波斯曆基斯流月約11、 12月;到第二章1節的尼散月約3、4月)。   尼希米出生於巴比倫,本身並非第一代被擄之民, 他大可表現出事不關己或充耳不聞的態度,繼續過著舒服日子。 可貴的是,他卻能對先祖們因違逆神所遭逢亡國之痛銘記於心, 他的情緒反應在 「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禱」 真情流露,可見早已認清自己原是流亡在外之猶大餘民, 隨時都可拋開屬於自己的高官厚祿。  主啊,求你側耳聽你僕人的祈禱,和喜愛敬畏你名眾僕人的祈禱, 使你僕人現今亨通,在王面前蒙恩。我是作王酒政的。(尼 1: 11)   尼希米義無反顧的代求, 使人聯想到他具備了神人摩西的信心與愛心。他是王的酒政, 試酒是他的日常,長時間的禁食仍一如既往的侍立在王左右, 無疑見證了尼希米本身信仰的高度及自我要求。禱告要蒙應允, 必然是要合神心意。尼希米禱告的內容依據申命記28、 30章所載蒙福與受禍的應許,謙卑向神獻上認罪悔改。 我們應當效法尼希米把神擺在第一位,並時常掛念神國的事。 因他的禱告充滿神的話語,並體貼神的心意, 字句之中牢牢抓住神的應許與盼望。從最後一節經文可以想像, 尼希米此次的禁食禱告, 亦有一群默默為此事憂心的百姓們參與代禱的行列, 如同現今的我們,要從聖經中的教訓學會如何按神...

自省禱告、認罪悔改(拉十)

圖片
以斯拉禱告,認罪,哭泣,俯伏在神殿前的時候, 有以色列中的男女孩童聚集到以斯拉那裡,成了大會, 眾民無不痛哭。(拉 10:1)  百姓痛哭認罪,其實取決於以斯拉的痛哭和禱告的功效; 百姓能知罪,痛哭、真誠認罪,神必悅納。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 51:17 ) ,反之,掃羅王觸犯神的命令,雖對撒母耳說「 我有罪了」,因懼怕百姓、聽從他們的話( 指留下亞瑪力王及所擄掠的上好財物、牲畜一事), 且又不肯誠心悔改,最終被神厭棄而無指望。(參撒上 15: 24-26) 反求諸己,我們應當重視「禱告中省察自己的內心」, 在神面前察驗、認識,承認自己的過犯及軟弱,常存對罪敏感的心, 不斷更新靈命、行出全備的道,蒙主悅納。  凡不遵首領和長老所議定、三日之內不來的,就必抄他的家, 使他離開被擄歸回之人的會。(拉 10:8)  此決議的做成,給予以斯拉「復興民族信仰工作」不可或缺的幫助, 假設以斯拉沒能得到首領、長老的支持及後盾,可能孤掌難鳴、 無所作為;現今教會同靈與牧者間的配合(後援對前方支援)、 肢體互相配搭,就是教會傳揚福音、推展事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如為全會眾派首領辦理。凡我們城邑中娶外邦女子為妻的, 當按所定的日期,同著本城的長老和士師而來,直到辦完這事, 神的烈怒就轉離我們了。他們便應許必休他們的妻。他們因有罪, 就獻群中的一隻公綿羊贖罪。(拉 10:14;19) 百姓從知罪、認罪、離罪的表現,得到神的接納,使烈怒轉離, 祂的刑罰不僅輕於我們所當得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我們應當更加認知:  1. 神是公義,也是憐憫的神,日後你遭遇一切患難的時候, 你必歸回耶和華你的神,聽從他的話。耶和華你神原是有憐憫的神; 他總不撇下你,不滅絕你,也不忘記他起誓與你列祖所立的約。( 參申 4:30-31)  2. 神是嚴厲,也是寬容的神,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 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 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參彼後 3:9)  耶和華有恩惠,有公義;我們的神以憐憫為懷。(詩 116:5) by張欣怡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為民中之民的罪哀慟(拉九)

圖片
使我們安穩如釘子釘在祂的聖所,我們的神好光照我們的眼目, 使我們在受轄制之中稍微復興。(拉 9:8b)  屬靈的人能參透萬事,以斯拉從歷史經綸中,深知神恩典中之寬容, 窺見民中之民的罪中之罪,而能獻上牧者胸懷的捨己代求, 分以下三點述之: 一、時刻感念神恩典中的寬容:  以斯拉延續歷代志的文筆(據說兩卷作者都是以斯拉), 從本卷的第1至7章,從波斯王古列到亞達薛西王七年, 共歷經了四位君王、近八十年的期間,他深知神藉先知所說 「 民必歸回故土、聖殿必被重建」 的預言,必不落空(參賽 44: 28、耶 29:10)。在獲得亞達薛西王諭旨的以斯拉, 如同大權在握的欽差御史,在仇敵的計謀被打敗、 在獲取無法勝數之金銀等建殿物資,掌握了天時、 地利與人和三大優勢、身為神僕人的他,一方面堅信神的信實慈愛, 卻未失去儆醒、沒有忘卻他是以色列家守望的人,從巴比倫回聖城、 預備重建聖殿前,卻在亞哈瓦河畔,發現 沒有利未人在那裏(拉 8:15) ,如同即將應敵爭戰的軍隊、卻沒有將士的景況, 此時的以斯拉除了召聚同工、最重要的就是 宣告禁食與克苦己心.. 神就以平坦的道路來應允他們。(參拉 8:23)   人子啊,我照樣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聽我口中的話, 替我警戒他們。(結 33:7)   二、敏銳察覺選民犯罪的嚴重: 當以斯拉察覺在嫁娶外邦異族女子的事上, 官長及利未人是帶頭的罪魁,最熟稔律法者還犯誡命、知法犯法; 而且在被擄歸回當中還犯罪,如同在假釋期再次犯罪, 這真的是罪上加罪,大大辜負了神的恩典,所以以斯拉驚懼憂悶, 手拔髮鬚、雙膝跪地,擔心滅族之大禍。如同尼希米在重修聖殿後, 發現貴冑與官長放任百姓不守安息日,干犯了守蒙福聖日誡命之罪, 還習以為常,他就採取斷然措施來改正(參尼 13:15-22)。屬靈的領袖當成為神與人神之間的中保、 帶領群羊為犯罪哀慟悲傷,悔改認罪,恢復與神的關係。因為深知 神 是信實守約的神(參申 7:9) ,但也不會以有罪為無罪, 必追討其罪至三四代,豈可不戒慎戰競。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 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 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民 14:18) 三、為罪人獻上卑微捨己的禱告: 以斯...

以斯拉的禁食禱告(拉八)

圖片
當亞達薛西王年間,同我從巴比倫上來的人, 他們的族長和他們的家譜記在下面。(拉 8:1)​  本章是從被擄之地的第二次歸回:第一次歸回是由省長所羅巴伯, 第二次是文士以斯拉帶領,第三次則由尼希米帶領。1~ 14節是記錄這次回耶路撒冷的家族子孫,大約男丁為一千多人, 估算加上婦女孩子約有五千人左右。 然而就在預備啟程的那三天中,以斯拉發現缺少了利未人, 沒有他們,聖殿就無法正常運作。 於是以斯拉想方設法說服他們回歸聖殿的服事。  我招聚這些人在流入亞哈瓦的河邊,我們在那裡住了三日。 我查看百姓和祭司,見沒有利未人在那裡。(拉 8:15)​  他們不願回去的原因, 有可能是離被擄到現今已過了一百五十年的時間, 他們都已轉其他行業維生,也適應新的生活方式了, 不願再回去做聖殿辛苦的工作。但是,真正的主要原因, 是從下一章開始以斯拉著手要處理的問題:祭司、 利未人後代嫁娶外邦,以至於混雜,不能再事奉神。   這事作完了, 眾首領來見我,說:以色列民和祭司、並利未人,沒有離絕迦南人、 赫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亞捫人、摩押人、埃及人、亞摩利人、 仍效法這些國的民、行可憎的事。因他們為自己和兒子, 娶了這些外邦女子為妻,以致聖潔的種類和這些國的民混雜。 而且首領和官長,在這事上為罪魁。(拉 9:1-2)   蒙我們神施恩的手幫助我們,他們在以色列的曾孫、利未的孫子、 抹利的後裔中帶一個通達人來; 還有示利比和他的眾子與弟兄共一十八人。(拉 8:18)   這節告訴我們尋找同工是靠著神的施恩幫助。在現在的教會中, 我們在服事工作上,也常遇到要尋找同工的問題。 尋找好同工的過程,就要學習以斯拉靠著禱告, 甚至是禁食禱告來求神帶領。因神看人不像我們,人是看外在條件、 能力,而神是全能的主,祂可以看到我們看不到的另一面, 所以靠著神的帶領,就會讓我們找到合適的人、合神心意的工人, 來做教會的服事工作,讓教會的事務不受阻礙順利推展。  所以我們禁食祈求我們的神,他就應允了我們。(拉 8:23)​  以斯拉帶領百姓禁食禱告,除了帶領這一隊人回歸, 還帶著許多的金器銀器等,因路程遙遠,充滿困難。 為了能使一路平安,以斯拉選擇不靠人的幫助, 而是帶領百姓虔誠的在神面前禁食禱告。一方面, 也是為了讓...

追求信仰的復興 (拉七)

圖片
這以斯拉從巴比倫上來,他是敏捷的文士,通達耶和華─ 以色列神所賜摩西的律法書。王允准他一切所求的,是因耶和華─ 他神的手幫助他。(拉 7:6)  祭司以斯拉是大祭司亞倫的後代,他是通達神律例典章的文士, 因神與他同在,使他為神事工所求、所做的盡都順利。 聖殿於大利烏王六年(主前五一六年)時建造完成, 但尚缺乏選民信仰的復興, 神感動亞達薛西王允准以斯拉帶領以色列人返國,導正選民的信仰。 真耶穌教會所傳的道理完全符合神的律法(聖經教導), 若謹守遵行神的旨意,每位信徒都應當像以斯拉一樣, 是君尊的祭司(參:彼前2:9),但我們對於神的律法夠了解嗎?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 拉 7:10)  以色列亡國、人民被擄,原因就是違背神的律法。 若我們希望神國復興,帶領更多人來認識獨一真神耶穌基督, 應當從自身的信仰開始加強,如同以斯拉那樣,「定志」「考究」「 遵行」神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 或許一般人都有基本的道德意識,但隨著社會潮流和思想的轉變, 很多事已背離神的律法,若我們能立定志向每日研讀聖經, 就能有明辨的能力。此外,讀聖經也如同照鏡子一樣, 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不足才知道要改進。信主求到聖靈後, 有聖靈住在我們心中,透過禱告和聖靈的幫助, 就能修正自己遵主旨意行。唯有神的話和神的靈在我們心中, 才可以教導或傳遞正確的聖經真理,不然若誤解真理, 明明自認為很認真行道,但到最後主耶穌卻不認識你,無法進天國, 就後悔莫及了(參太 7:21-23)。  以斯拉說:「耶和華─我們列祖的神是應當稱頌的! 因他使王起這心意修飾耶路撒冷耶和華的殿,又在王和謀士, 並大能的軍長面前施恩於我。因耶和華─我神的手幫助我, 我就得以堅強,從以色列中招聚首領,與我一同上來。」(拉 7: 27-28)  以斯拉清楚地知道神親自帶領他為主所行的事, 為的是要復興選民的信仰,重建屬靈的聖殿。主耶穌被釘十字架, 為世人贖罪後,開通了回到神身邊的道路, 只要我們信靠祂並遵照聖經真理行, 將來就能進到祂所為我們預備的永恆美好國度。人的一生很短暫, 在世上所爭取到的一切,到生命結束時一樣也不能帶走, 可是若我們能依主的旨意行,將來能復活得永生,永遠與主同樂, 有什麼比...

重建心中的聖殿(拉六)

圖片
大利烏王降旨,要尋察典籍庫內,就是在巴比倫藏寶物之處; 在瑪代省亞馬他城的宮內尋得一卷,其中記著說:古列王元年, 他降旨論到耶路撒冷神的殿,要建造這殿為獻祭之處, 堅立殿的根基。經費要出於王庫;並且神殿的金銀器皿, 要歸還帶到耶路撒冷的殿中。不要攔阻神殿的工作, 任憑猶大人的省長和猶大人的長老在原處建造神的這殿。(參拉 6:1-5、7) 本章我們看見,大利烏王雖是外邦君王,卻成為神手中的器皿。 當時聖殿重建因敵人攔阻停工,但神感動王的心,使他查閱古卷, 確認古列王早已下旨准許重建的詔令。大利烏王不僅重申詔令, 還令: 不要阻攔神殿的工作 , 且命令要從王庫中撥出銀兩資助建殿所需,連獻祭的牛、羊、麥、 酒等都供應,甚至宣告若有人違令,必被治罪。 這位外邦君王的順服與支持,使聖殿得以順利完工, 百姓也重新與神立約、恢復敬拜,生命再次被更新。    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神而來, 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林前 6:19)   今天的我們雖不需親手去建一座有形的殿, 但我們的心就是聖靈的殿。神同樣呼召我們去建造、維護這心殿。 然而,現今的價值觀與文化卻正在不斷衝擊我們心中的根基;媒體、 社群、娛樂節目大肆宣揚「只要我想做,沒有什麼不可以」、「 只要有愛,就不必在乎性別或真理」等價值觀,看似充滿自由與愛, 卻慢慢動搖聖經的真理,使人們以自我為中心、遠離神的話。 許多屬靈同伴甚至被這些世界的聲音擄去, 像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一樣,失去敬虔的生活。   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 心裡就剛硬了。(來 3:13)   當我們看見這樣的光景,我們會怎麼選擇呢?是同理他、 選擇沉默與放任,讓他繼續成為惡者的奴隸?或倚靠神, 以愛心和真理溫柔地勸戒、陪伴,幫助他重新回到神面前, 一起重建心中的聖殿?我想神不會希望我們成為冷漠的旁觀者, 而是願意像大利烏王一樣,即使資源有限,也願意獻上所有, 成為神手中的器皿,支持、幫助、鼓勵那些在信仰上軟弱、 甚至偏離的人。或許我們沒有金銀可以資助,但我們可以給予代禱、 探訪、安慰與鼓勵,更重要的是,以神的話語為根基, 溫柔堅定地扶持他們。   你我是否願意被神使用呢?或許神正呼召你, 成為一個推動他們回到神面...

與神同工(拉五)

圖片
「那時先知哈該、和易多的孫子撒迦利亞、奉以色列 神的名、向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猶大人、說勸勉的話。於是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都起來動手建造耶路撒冷 神的殿、有 神的先知在那裡幫助他們。」(拉 5:1-2) 聖殿的重建在敵人的攔阻下、與百姓的軟弱下曾一度中止,但神並未放棄祂的百姓。神差遣哈該和撒迦利亞兩位先知來鼓勵並警戒百姓。神的話語有能力叫人的信心與盼望更加堅固,也能喚醒沉睡的靈魂來歸向神。或許我們生活遭遇困苦,但神的話語就是我們的力量,藉由親近神能使我們得到安慰與幫助。 聖殿的重建不是件簡單的工作,於是神興起許多領袖來帶領以色列百姓一同參與工作。這些領袖們的順服與以身作則地帶頭行動,是帶動整體信仰群體復興的重要關鍵。並且,重建聖殿的工作不只是少數人肩上的責任,而是全體百姓的使命。時至今日,教會的建造也是如此,建會堂不是只單靠資源的豐富與華麗的外觀,而是要靠眾信徒一同齊心、與神同心,在同工上彼此搭配、在靈修上追求長進。神的教會當中許多工作需要弟兄姊妹作伙參與事奉,一同「起來」「動手」,無論是禱告、服事、奉獻,都是在為神的殿添上一磚一瓦,如此才能使教會事工大大興旺,火熱地傳揚福音,使眾人都得到造就與成長。 「當時河西的總督達乃、和示他波斯乃、並他們的同黨、來問說、誰降旨讓你們建造這殿、修成這牆呢?」 「他們回答說、我們是天地之 神的僕人、重建前多年所建造的殿、就是以色列的一位大君王建造修成的。」 「神的眼目看顧猶大的長老、以致總督等、沒有叫他們停工、直到這事奏告大利烏、得著他的回諭。」(拉 5:3、11、5) 當然,重建聖殿的過程仍會遭遇挑戰。當河西總督達乃和他的同黨來質問百姓時,百姓們並未退縮。他們坦然回答:「我們是天地之神的僕人,重建這殿,是許多年前以色列的一位大君王所建造的。」這樣的回應,是因為百姓清楚地知道:重建聖殿不是人的命令,而是神的呼召。面對質問與逼迫時,百姓勇敢地見證自己是屬神的僕人、正在重建神的殿。 我們今日在世上,是否勇敢地承認我們是神國的子民?要來做神的工作?神是大有能力、大有盼望的神,並沒有讓祂的百姓孤軍作戰。雖然環境依舊險峻,但神的眼目時刻看顧祂的兒女,讓百姓們重建聖殿的工作不致停工。當我們忠心地行在神的旨意中,不論環境如何變動,祂都必保守我們手中所做的工,直到神的計畫成就。願我們都能在信仰的追求上,不懼困難、不退縮,願意回...

聖殿重建的軟弱 (拉四)

圖片
那地的民,就在猶大人建造的時候,使他們的手發軟,擾亂他們。 於 是,在耶路撒冷神殿的工程就停止了,直停到波斯王大利烏第二年。 (拉 4:4、24)  第一批被擄選民在他們重返耶路撒冷的第二年(公元前536年) 即開始重建聖殿,當年立下了聖殿的根基, 至公元前516年聖殿完工,歷時約20年, 但實際建造時間僅約5年,中間卻停滯了約15年, 停滯原因乃是敵人的擾亂並用王的勢力強迫他們停工。 重建聖殿乃要表明耶和華神要與猶大人同在, 非猶太人外族當然不能參與建造, 更何況聖經說他們是猶大和便雅憫的敵人。但因為敵人的擾亂, 也使百姓重建聖殿的信心也軟弱了。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這百姓說,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來到。 那時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這殿仍然荒涼, 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嗎?現在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 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該 1:2-5)  當重建聖殿遇到阻礙的時候, 百姓認為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來到,但這不是神的旨意, 而是當時選民的軟弱表現。 「天花板」 這字原文是聖經中用香柏木去 遮蓋聖殿並王宮的屋頂,這是極其昂貴的木材, 不是一般百姓能負擔的。表示當時的百姓,忙於自己的生活, 為自己的家奔波勞碌,但還是無法有餘, 且怠惰忘記重建聖殿的工作。耶和華神要百姓省察自己的行為。  人在軟弱時,常常會忘記尋求神,忘記起初的信心。 百姓忘記了當時是耶和華神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 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讓被擄選民回歸耶路撒冷, 讓掠來的聖殿裡金銀器皿一同回耶路撒冷, 更是讓萬民要協助建造神的殿, 百姓忘記了起初的心是依靠耶和華神才能歸回。 這些百姓就像他們的祖先出埃及一樣, 出埃及前有耶和華神大能的十災,讓以色列百姓歡喜的心離開埃及, 但來到前有紅海,後有埃及的兵馬,他們就驚慌了,忘記要尋求神。   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林前 3:16)   我們歸入基督,為的就是永生的盼望,要與神同在。 可是我們心靈固然願意,但肉體卻是軟弱。我們就是神的殿, 神的靈要進入我們的心,來幫助我們。我們是否重建好自己的殿, 讓神的靈完全住在裡頭? 或是我們只重建一小部份就停住了,讓聖靈先住小房間就好, 因為世上有更重要的事要先完成?這是我們應當省察自己的行為。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

從聖殿根基到信仰根基:重建之路的開始(拉三)

圖片
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各城;那時他們如同一人, 聚集在耶路撒冷。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和他的弟兄眾祭司, 並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與他的弟兄,都起來建築以色列神的壇, 要照神人摩西律法書上所寫的,在壇上獻燔祭。(拉 3:1-2) 以色列人從被擄之地歸回共有三次,第一次是由所羅巴伯帶領的, 第二次是由以斯拉帶領的,第三次是由尼希米帶領的; 而本章是由所羅巴伯帶領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要來一同建造聖殿。 他們歸回後第一件事,不是建造自己的房屋,而是先建造聖殿、 恢復獻祭及敬拜神,在本章第1節提到, 那時他們如同一人 , 代表著以色列人同心合意、一起重建聖殿。 重建信仰的根基,需要從百姓到祭司、全體上下齊心合力, 方能做到如同一人,代表大家的目標方向一致, 如同在教會的聖工上,最需要的就是同心合意、一起為主做工, 撇除己見,明白如何做才是神所喜悅的,就如經上提到, 弟兄們, 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 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林前 1:10) 。 他們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因懼怕鄰國的民, 又在其上向耶和華早晚獻燔祭。(拉 3:3) 這些在外飄泊七十年的以色列人,也許心中有神的, 卻早已沒了敬拜神的地方,又或許信仰失落, 讓他們每日過著擔心受怕的日子,懼怕鄰國外邦; 現在重啟建造聖殿,他們終於可以親近神、敬拜神, 也能透過祭司獻祭贖罪! 一個失去信仰的人,遇到人生的苦難時,就如同溺水之人, 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浮起來,很可能會直接沉入水中;然而,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若遇到類似情況,我們有神可以依靠, 讓我們有浮木可抓。 然而有許多祭司、利未人、族長,就是見過舊殿的老年人, 現在親眼看見立這殿的根基,便大聲哭號,也有許多人大聲歡呼。( 拉 3:12) 當聖殿根基重建時,有些人因為記得舊殿而感動落淚, 有些人因為能重新與神同在而喜樂歡呼, 相信當下場面一定是很震撼的,而我們在教會的弟兄姊妹, 彼此為教會聖工禱告,或為那些身處病痛、心靈憂傷的人代禱時, 那種屬靈的感動,也許每個人的感受不同, 但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大家跟神禱告那股合一的力量, 讓我們與神的靈更親密相連,也期盼還未信主的人, 也能夠與我們一起體驗神的靈同在時的感動! 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 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太...

復興的起點(拉二)

圖片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前擄到巴比倫之猶大省的人, 現在他們的子孫從被擄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猶大,各歸本城。(拉  2:1) 以斯拉記第2章記載選民被擄70年後(參耶 25:11-12; 29:10),神信實應許的實現,猶太子民在所羅巴伯帶領下, 從巴比倫歸回耶路撒冷和猶大。這是猶太民族復興的起點!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即使在經過長時間文化衝擊和破碎生活後, 神依然激勵波斯王古列發出釋放詔令,帶領以色列人返鄉, 彰顯神不變的掌權與恩典(參拉 2:1-2;詩 126:1- 3)。這一歸回,從數量上看,雖區區僅四萬餘人(參拉 2: 64),遠不及民數記時,不含利未人的數點人數, 已逾六十多萬人(參民 1:45-47;26:51)。 但回歸的選民都是屬靈復興的真勇士,他們願離開異鄉、 背棄過往的安逸,踏上艱難的回歸之路。  然而,為何願意回歸的人這麼少?這與70年在異鄉生活的積蓄、 娶異族妻室、生於異鄉有關,也反映心靈的掙扎與選擇。 肉身雖回歸,但心靈是否真正回轉歸向神(參賽 29:13;太  15:8),仍是挑戰;族譜的確認和祭司、利未人的職責, 強調神對純正身份的要求,也反映了回歸不只是地理移動, 更是屬靈身份的恢復(參拉 2:3-63)。 這象徵神希望我們不僅表面歸回,更要全心更新、敬拜。同時, 原居住在耶路撒冷的撒瑪利亞、亞實突、亞拉伯、耶布斯人等, 面對猶太選民的歸回,心中必充滿擔憂和敵意, 歷史上的民族衝突與利益競爭使復興道路襤褸(參拉4章;尼4章) 。這提醒我們,神的復興計劃往往伴隨外在阻力, 信仰生命需要在困難中持守! 比較以斯拉、尼希米記的歸回家族名單, 我們看到子孫人數的增減與家族消長。部分家族人數因歷史變遷、 死亡、遷移等因素消減,另有家族因人口增長而興起, 反映復興是一個持續變動的旅程(參尼7章)。儘管如此, 整體歸回的總人數約42360人,象徵神對祂子民的信實保守, 無論家族的起落,神的計劃從未偏移。這是屬靈信心的重要提醒: 神 掌權,祂的救恩計劃必然成就!  分工合作 是復興的另一重要面向。祭司、利未人、守門的、歌唱的、 尼提寧等各按職分配搭,使聖殿的重建與敬拜得以有序推展(參拉  2:36-58、70),這啟發我們, 個人信仰的堅固也...

激動人心的神(拉一)

圖片
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 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古列如此說: 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 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 在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 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殿(只有他是神)。 願神與這人同在。凡剩下的人,無論寄居何處,那地的人要用金銀、 財物、牲畜幫助他,另外也要為耶路撒冷神的殿甘心獻上禮物。( 拉 1:1-4) 一、過去神激動人心 1、神激動古列的心 (1)下詔全國 神為了應驗耶利米先知的預言,要讓百姓歸回故土, 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全國讓凡屬神子民的人, 可以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拉 1:1-4)。 (2)歸還聖殿器皿  古列王也將耶和華殿的器皿拿出來, 這器皿是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掠來、放在自己神之廟中的。 波斯王古列派庫官米提利達將這器皿拿出來, 按數交給猶大的首領設巴薩(拉 1: 7-8)。 2、神激動族長、祭司、利未人及百姓回去建造 於是,猶大和便雅憫的族長、祭司、利未人, 就是一切被神激動他心的人, 都起來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拉 1: 5)。 3、神激動周圍的人獻上禮物 他們四圍的人就拿銀器、金子、財物、牲畜、珍寶幫助他們( 原文作堅固他們的手),另外還有甘心獻的禮物(拉 1: 6)。 因著神的旨意,按著神的時候,神激動眾人的心,推動神的計畫, 完成神的工作,就是要完成藉著耶利米先知所說的預言, 使被擄的百姓能歸回聖地重建聖殿,主的名得到榮耀。 二、今日神仍激動我們 今天神仍然感動我們的心,激動我們完成神的工作。 因為你們立志行 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 2: 13)。 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 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 3: 20)。 例如:聽完一篇道理深受感動、對某些聖工產生使命感、 被神的靈感動寫下一篇心得、 被神激動要去關心某些信徒或傳福音給人、 領受聖餐時深受感動立志要好好靈修為主做工...等, 都是神在激動我們的心。 三、結語 我們要立志被聖靈充滿(多多讀經禱告),成為神手中的工作( 參弗 2:10),讓神激動我們的心,順服聖靈的感動, 去完成任何神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