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的大課題(太八)

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僕人就好了。(太 8:13)

本章屬馬太福音當中記錄耶穌事蹟較多的章節,解經學者有將馬太福音第八、九章稱為「馬太神蹟彙編第一集」(十四、十五章稱為第二集);此外,本章發生的事蹟,據查考係發生於登山寶訓以前(參太 5),然本章座落於太8,可見馬太福音並非按時間順序記錄耶穌蹤跡。欲參考詳盡事蹟順序,可另參馬可福音之次序。
本章事蹟簡述如次:
1.醫治大痲瘋
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拜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他的大痲瘋立刻就潔淨了。(太 8:2-3)
痲瘋對猶太人象徵著神對犯罪之人的懲罰,患者被剝奪基本生活權利(參 利 13章);此人來「拜」他(耶穌),說明他向耶穌表現超出一般的敬意,是我們向神求告時當效法的態度。經文中「若肯、必能」更象徵病人絲毫不懷疑耶穌能醫治自己。耶穌伸手摸他意義重大,因根據律法,觸摸痲瘋病人會成為不潔,但耶穌觸摸反而潔淨了痲瘋病。另耶穌隨後吩咐「不可告訴人」,或因不願人們把他當成一位行神蹟的人(當時猶太人心目中的彌賽亞,是將以色列人從羅馬人手中拯救出來的領袖;若他們知道耶穌能行如此神蹟,必群起勸耶穌以此能力掌握世界的權力),因耶穌的目的是拯救。

2.大信心的百夫長
百夫長回答說:「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太 8:8)
此段經文(可參考平行經文─路加福音更詳盡的記載)記錄百夫長的信心,凸顯對外邦人的救贖。雖然對現代信徒而言,外邦人被拯救是理所當然,但對當時的猶太人而言是極大的衝擊;另11節所述,天國裡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描述彌賽亞的筵席(參 賽 25:6-為萬民所擺設的),那許多參加筵席的人,雖未明說是外邦人,但顯然是那些非本國的子民(本國的子民指憑祖先,靠權利在那國度裡佔有一份的那些人)。

3.文士想跟從耶穌被拒
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那裡去,我要跟從你。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 8:19-20)
文士是當時社會上層人士,卻強烈地要跟從耶穌,但被明確地拒絕。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指彌賽亞使命的本質,是在世上連一個枕頭的地方也沒有,全然犧牲與苦難;而文士僅僅想到跟從耶穌,盼其能力助自己揚名立萬,可謂憑感情衝動、沒有深思熟慮就承諾跟從耶穌。

4.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
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太 8:22)
表明神的呼召勝過一切,除此以外無任何事可支配生命。蒙召不應退縮,任何事都不能先於傳道事工,故此門徒混淆輕重緩急;主的教訓並非教人不孝敬父母,輕看喪事(參 太 19:19;路 7:11-15),乃是要人看重對神應盡的本分,比之世上一切兒女私情更加緊要,人若遵行主的旨意,先以神的事為念,則人所尋求的事自然為主所應許,受恩眷而成全。

以上事蹟,莫過於闡述信心課題!大痲瘋可醫治,百夫長可寬心,然而要跟從主,也需要決心與信心,不是文士的趨炎附勢、沒有受苦同行的覺悟;也不是心繫世界的門徒,忽略了傳揚真理救世的使命應高過一切。我們在信仰生活中,必然遭遇風浪,但我們能否義無反顧、毫不擔憂,相信主耶穌必定幫助?是否能永遠緊抓住神,相信神必伸出慈愛的手醫治?我們皆須在聖靈帶領中,不斷提醒自己,堅守在主的道上,相信那至大的福氣將會隨著我們!

你有信心,就當在神面前守著。人在自己以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責,就有福了。(羅 14:22)

By曾睦恩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當我煩躁不安、沉吟悲傷、不肯受安慰時(詩七十七)

若不重生,不能見神的國(約三)

當剛強壯膽(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