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向主祈求之前,想一想自己是哪一種人?(詩十八)

圖片
慈愛的人、你以慈愛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清潔的人、你以清潔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彎曲待他。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高傲的眼目、你必使他降卑。(詩 18:25-27) 大衛的求告詩中,不難發現有個公式,就是在求神幫助之前,會先自我省察一番。且不是以自己的標準來省察,而是以神的標準先來察看自己。若自己省察沒什麼過犯,才敢坦然來到神前。再加上本身對神的正確認識:「神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常存」、「神是公義、聖潔的」於是信心滿滿,來到神前祈求。如他所說: 耶和華按着我的公義報答我、按着我手中的清潔賞賜我。因為我遵守了耶和華的道、未曾作惡離開我的 神。(詩 18:20-21) 我們求告神之前,是否有大衛的信心?這樣的信心,是來自於有堅守神的公義、堅守自己手中清潔等。要知道,人來到神面前,必須有信心,否則不能得神的喜悅。經上說: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悅.因為到 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來 11:6) 但是,若平常不認真遵守主道,以至於來到神面前時信心不足,因為要祈求神為我伸張公義,但自己所行的又沒有公義,難道要神一併除滅不義的自己? 那麼,在祈求前,我們是屬於哪一種人?本篇中25-27節列出了「慈愛、完全、清潔、乖僻」四種人,神就按他們的屬性待他們: 慈愛的人,就是常對人好,因為常用正面表述對待人,不是動不動就要數落人的缺點,甚至論斷人。這樣慈愛的人,神也會以正面態度來看他們。如:約伯。 「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 神、遠離惡事。」(伯 1:8) 完全的人,就是對於聖經真理完全遵守的人,不是選擇性守道,好像那些:合我意的道理我就遵守;不能認同就不遵守。例如:今日有人認為已是新約時代,所以只遵守新約、不承認舊約一樣。這樣的人,神就會也選擇性待他。也就是有時聽他禱告,有時不聽。其實關於舊約,主耶穌曾說: 「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着我的話、都必須應驗。』」(路 24:44) 可見耶穌也重視舊約聖經的重要性,不可自作主張,選擇性守道。因為選擇性守道,神也選擇性垂聽他的禱告。 清潔的人,就是心中單純、純潔、聖潔的人,神就會以單純、迅速回應來對待他們。正如主耶穌的應許: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

純正的心乃是禱告的根基(詩十七)

圖片
耶和華啊,求你聽聞公義, 側耳聽我的呼籲! 求你留心聽我這不出於詭詐嘴唇的祈禱!(詩 17:1)  詩篇十七篇是大衛的禱告詩篇,在這篇詩章中, 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段落,1-5節乃是大衛以極為懇切的語氣, 求神留心傾聽他的祈禱,求神鑒察自己的清白;6- 12節為大衛求神拯救,遠離仇敵的攻擊,保護他, 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13-15節屬信心的宣告, 大衛求神打倒惡 人,並表明最終的期盼並非今生的福分,乃是在義中見神的面, 就心滿意足了。  文章一開始,大衛並非表明自己無罪, 而是強調在神面前無詭詐的祈禱,關於禱告, 確實值得我們一起來思想,什麼是真正有效的禱告? 又該秉持怎樣的心態呢?華麗的言語?亦或者是內心的純正與順服? 我想答案已經在你我的心中昭然若揭,如同詩篇六十六篇所記, 我曾 用口求告他;我的舌頭也稱他為高。我若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 (詩 66:18)   本章中最讓筆者感動的經節,乃是第八節所記, 求你保護我, 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將我隱藏在你翅膀的蔭下。(詩 17:8) 神所給予的保護,是如此真實與溫暖, 不僅僅是保護子民脫離外在可見欺壓的惡人、圍困的仇敵, 更是一種內在強大的庇護與關懷。  耶和華向眾民施行審判;耶和華啊, 求你按我的公義和我心中的純正判斷我。(詩 7:8)   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常晴無雨,卻曾應許恩典夠用;生命日常, 總會遭遇逆境,值得我們思想的是,當我們遭遇困境或者誤解之時, 不妨學習如同大衛一般的心態,將申冤的任務交給神, 而非單單倚靠自己的力量,先在禱告中潔淨自己的內心, 讓我們的祈求充滿真誠與信心,在神無限的體諒與不死的愛中, 將生命的焦點放在 「面見主面」 的盼望中。  你因我純正就扶持我,使我永遠站在你的面前。(詩 41:12)   By簡伶怡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

在主裡安然無懼(詩十六)

圖片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因此, 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作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 (詩 16:8-9)   詩篇16篇表達大衛在患難中,對神全然的信靠與堅定。 無論環境如何變化,他仍深信神是他生命的保障與產業; 本篇成為許多信徒在動盪世代中的安慰與確據,也讓我們看見「 在主裡的穩定」不是來自外在平安,而是來自心中對神的信靠。 分述如下:  一、以神為我的一切 :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詩 16:2)   大衛深知,他的一切祝福與好處都源至於神。 今天我們也要學會以神為滿足,不因世上的豐富而驕傲, 也不因缺乏而失望。正如主耶穌所說: 人若賺得全世界, 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太 16:26)  真耶穌教會的信徒知道,真正的福氣不是財富、名利或地位, 而是擁有救恩、聖靈的印記與永生的盼望。   二、遠離虛神的引誘 :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詩 16:4)   在現代社會,「別神」不一定是偶像的雕像,而可能是金錢、權利、 享樂或人的讚賞。當人將重心轉離神,就會失去屬靈的平安。 神的子民要時常自省,我所追求的是否以主為中心?是否讓「工作、 家庭、興趣」成為取代神的位置?唯有將主放在生命的首位, 我們的靈命才不會枯乾。   三、主是我的產業與杯 :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詩  16:5)  在舊約的背景中,「產業」代表一生的保障與歸屬。 大衛以神為自己的產業,代表他的一切盼望都交在神手中。 今天的信徒也當如此,明白我們的生命,乃是神所給的。 一生中不該盲目追求會毀壞的錢財、名利,而是追求親近神。    四、復活的盼望與永遠的喜樂:  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詩  16:10)   這節預表基督的復活,也是信徒盼望的根基。主耶穌勝過死亡, 向世人顯明「死不再作王」。 因此,真耶穌教會所傳的福音,不只是今生的信仰安慰, 更是永生的盼望。當我們在主裡持守信心,哪怕肉體朽壞, 靈魂卻因著基督的救贖得以復活。  本篇可謂以「...

與神同住的生命(詩十五)

圖片
耶和華啊,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詩 15: 1)  在這個不相信神的世代,有許多人並不相信這世間有一位真神。 因此人活著的目標,淪為追求自我的價值、自己的快樂。 在這樣的世代中,仍然相信有神,那我們就知道, 生命的意義是要來認識那位創造天地的主,並且在死後, 能夠與祂同住那榮美的天鄉。   在詩篇15篇的開頭,大衛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耶和華啊, 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這一個簡單的問句, 其實是敬畏神的人懇切的呼求。在這沒有神道理的世代, 敬畏祂的人要在何處尋找可安歇的地方?  大衛在接下來的詩句中,提出我們可努力的方向。從第2節開始, 大衛提到的第一個方向,就是 要行為正直、行事公益、心理說實話 , 因為這樣的行為是神所喜悅的,就像約翰福音4章提到: 神是個靈, 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第二個方向,是 不以舌頭讒謗人 ,在雅各書1章26節提到: 若有人 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 這人的虔誠是虛的。 敬畏神的人知道, 這世上一切都是歸屬在神的掌管之下,對於不合心意的事情, 也不會隨意發出抱怨甚至是毀謗,因為知道要將審判的權柄還給主。   第三個方向,是 要尊重敬畏神的人 。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 往往會去崇拜有權勢或是有名氣的人, 所以不論這些人的行為處事如何,都會有人願意去追隨模仿, 那怕這些事情並不符合道理,但屬神的人應該以神的標準看人, 尊重那些敬畏主、行事純正的人,拒絕與行惡的人同行。  第四個方向是 守信不更改 。真正的信徒即使吃虧, 也不會說謊去挽回損失。就像曾經有報導指出, 因為連假的時候房間價格會上漲,所以有些不肖飯店業者為了賺錢, 就會惡意退單預先訂房的人,為的就是賺取更多的錢財, 那怕知道如果被爆料會損失信用,卻依舊管不住貪婪的心。  鑒此,就可以接到第五點, 不貪財,不受賄賂,不接受不義之財 。 不義之財毫無益處;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死亡(參箴 10:2), 在現在以金錢掛帥的世界裡,能保守自己清潔善良的人, 才能使自己被神稱義。  大衛在本篇提出一個問題:要如何與神同住? 並且提出可以追尋的目標,我們自我提醒, 今日在充滿誘惑的世界中,唯有保持敬畏神的心態,才能站立得穩。 願...

愚頑與智慧(詩十四)

圖片
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 沒有一個人行善。你們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然而耶和華是他的避難所。 但願以色列的救恩從錫安而出。耶和華救回他被擄的子民那時, 雅各要快樂,以色列要歡喜。(詩 14:1、6-7)  本篇雖然篇幅不長,但分段明確,一開始1- 3節直接點出什麼是愚頑人,接著4-6節上半, 闡述關於惡人的作為與神的審判;最後, 6節下半至7節告訴屬神的子民,不用害怕,因為只要依靠神, 必有盼望與拯救。這是大衛用他的信仰歷程,用極短的詩篇, 濃縮出精闢扼要的文字,將神的公義、審判與慈愛展現出來。  一、 愚頑人的行為與心態:  他們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作孽的都沒有知識嗎?他們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飯一樣, 並不求告耶和華。(詩 14:3-4) 什麼是愚頑人?在第一節就明確點出,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 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由此可知, 愚頑人指的是,那些心中沒有神,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 並且在第二節告訴我們,神時時刻刻都在鑒察, 就如詩篇十五篇三節所言,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 他都鑒察。可見,神不是因為人的心偏離,就完全棄絕這些人, 而是在等候人們重新尋求祂、信服祂。 只是,就如挪亞時代所描述的,當時地上的人們都在思考惡事、 離棄神(參創 6:5),就因愚頑人心中沒有神,逐漸偏離正路, 不知不覺當中將帳篷挪移到罪惡之地,成了神眼中的惡人, 如本篇三節所述,變為汙穢。因此,不論是離棄神或不信神, 都是人們遠離善的開始,若信徒不謹慎自己的言行與腳步, 就如這段所述的愚頑人,逐步棄絕神。  二、 智慧人的盼望:  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神才是智慧的開端。(箴 9:10)   本篇第四節所提,這些作孽的人,難道沒有學識與知識嗎? 從聖經的描述來看,他們是有的,只是這些惡人心中不承認神, 不願求告神。而這也是大多數世人的樣態,畢竟罪早已入了世界, 這是世界現在的模樣,被那看不見的惡者所掌權著。  然而,親近神的義人要害怕嗎?本篇五節告訴我們, 不要害怕這些惡人,因為神與義人同在,如挪亞時代, 神與挪亞同在(參創 6:9),因為挪亞是一個義人。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若追求與神同行、...

在等待中學會信靠(詩十三)

圖片
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 你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 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詩 13:1-2)   這是詩篇第十三篇開頭的吶喊,也是許多人心中的回音, 大衛連續四次發問: 「要到幾時呢?」 顯示他在長期的困境中感到無 助與被遺忘,也許他正面對敵人的逼迫, 也可能是靈裡的低潮與孤寂。  當禱告遲遲沒有回應、環境一再逼迫、盼望似乎越來越遠時, 我們也可能懷疑,神真的還在聽嗎?這篇詩讓我們看見, 連合神心意的大衛,也有這樣軟弱的時刻,信仰的路上, 疑問與哀嘆並不代表不信,反而是信心的另一種呼喊, 因為他仍然在對神說話,仍然向祂傾訴。  耶和華我的神啊,求你看顧我,應允我!使我眼目光明, 免得我沉睡至死。(詩 13:3)   在哀嘆之後,大衛的心開始轉向禱告,這是一個轉折的開始。 他沒有停留在抱怨中,而是用信心再一次向神伸手。大衛知道, 只有神能使他眼目光明,讓他從絕望中重新看見盼望, 這句話不只是求神讓他活下去,更是求神讓他重新有屬靈的視野, 看見神仍掌權、仍與他同在。  但我倚靠你的慈愛;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我要向耶和華歌唱, 因他用厚恩待我。(詩 13:5-6)   從「要到幾時」到「我要歌唱」,這是一場信心的翻轉, 大衛身處的外在環境並沒有改變,但他的心卻改變了, 當他重新思想神的慈愛與救恩,他的愁苦化為喜樂,哭泣變成讚美。   這提醒我們,信心並不是否認痛苦,而是在痛苦中仍選擇相信神, 當我們看見的是神的慈愛,而不是自己的困境, 心中的黑暗就逐漸被光取代。 願我們也能學習大衛,真實地向神訴說、勇敢地禱告, 因為神從未離開,祂的慈愛永遠長存,即使我們看不見, 祂仍在暗中為我們安排最好的道路,當我們回頭時, 也必能像大衛一樣說: 「要向耶和華歌唱,因祂用厚恩待我」  。  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至斷絕。 (哀 3:22)  by李沛庭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

以舌取勝之人(詩十二)

圖片
耶和華啊,求你幫助,因虔誠人斷絕了;世人中間的忠信人沒有了。 人人向鄰舍說謊;他們說話,是嘴唇油滑,心口不一。 凡油滑的嘴唇和誇大的舌頭,耶和華必要剪除。他們曾說: 我們必能以舌頭得勝;我們的嘴唇是我們自己的, 誰能作我們的主呢?(詩 12:1-4)   本篇詩是大衛所作,交給詩班的指揮,調用第八、男低音。 全篇可分為四個重點:  1、大衛因惡人的妄言而向神哀訴,求神審判口是心非的人(1- 4節)  2、神回應說祂必拯救受冤屈、困苦與貧窮的人(5節)  3、神的言語純淨無瑕(6節)  4、大衛相信神必保守受冤屈者脫離邪惡的世代(7-8節)  詩中描寫大衛懷著哀悼的心向神求助,表達他在惡人誇大不實、 諂媚虛偽的話語中所感受到的困苦與哀傷。 但神應許要立即施行拯救,神的回應使大衛的心轉向歡呼與信靠, 堅信神必幫助他脫離惡人的攻擊。  聖經中還有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摩西的姐姐米利暗。 她不僅是女先知,也是神差遣與摩西、 亞倫一同帶領以色列百姓的重要人物(參出 15  : 20-21; 彌 6 : 4)。當以色列人過紅海後,米利暗帶領眾婦女擊鼓跳舞, 歌頌神大能。然在摩西娶古實女子這件事上,她卻毀謗自己的弟弟, 質問: 難道耶和華單與摩西說話,不也與我們說話嗎?(參民  12章) 神責罰了口出毀謗的米利暗。提醒我們, 即使在事奉不應以言語傷害他人,更不可自以為義,妄自伸張「 正義」。這些態度,其實源自於人內心的驕傲。  我們的言語應當謹慎。不可一方面稱頌神,一方面卻用嘴說出毀謗、 抱怨、傷人的話。舌頭雖然只是身體中一個柔軟的小肢體, 但它所說出來的話,卻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摧毀人。關鍵在於「 內心」。  毒蛇的種類,你們既是惡人,怎能說出好話來呢? 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 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太 12: 34-35)   我們的話語,是內心的流露。若我們的心思意念被真理和聖靈引導、 約束,自然就能多說出造就人的話。我們雖然知道聖經的教導, 但在實際生活中,仍然常常不自覺地說出讓人受傷的話。 面對這樣的軟弱,我們可以帶到禱告中,求神潔...

正直人必得見神的面(詩十一)

因為耶和華是公義的,他喜愛公義;正直人必得見他的面。(詩  11:7)  本章主要為大衛王逃避掃羅王追殺時,所做的詩歌, 用自我問答的方式呈現出大衛王信靠神的心,就算身陷危險之中, 仍深信神的公義。詩歌體採用對稱與對比, 將根基若毀壞與神的寶座根基對比, 惡人喜愛強暴與神喜愛公義對比,並舉事例再下結論, 歸納神是賞善罰惡,正直之人必見祂的面,不必逃亡, 從結果推論做歸納。  耶和華在他的聖殿裡;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他的慧眼察看世人。( 詩 11:4)  神從天上鑒察世人,祂的眼目無所不在,看惡人也看好人, 世上的根基終會毀壞,如同世界上的帝國、法治、 社會與道德終會因人而毀敗,但神的寶座在天上, 如同穩固的根基不受世上的影響而動搖,末後將按公義審判世界, 成為義人穩固的靠山與堅石。  他要向惡人密布網羅;有烈火、硫磺、熱風,作他們杯中的分。 因為耶和華是公義的,他喜愛公義;正直人必得見他的面。(詩  11:6-7)  惡人終將面臨神公義的審判與報應,如同天崩地裂, 天降烈火與焚風般,唯有正直的人才能見神。「正直」 在辭典的定義,為公正剛直、沒有私心且誠實清廉, 如馬太福音5章、耶穌所說的「清心的人」,因內心沒有邪念私心, 不貪戀世俗、追求公義,虔誠而得以見神。 正直又如有剛直坦然無懼的心,如約翰壹書4章中「完全的愛」, 不忌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因剛直而不畏懼審判, 能坦然無懼地到神面前,並將愛神的心,完全呈現出來, 展現出愛裡沒有懼怕,也以此與大家同勉,希望我們都能如大衛, 成為正直的人,在末後面對審判之日,可坦然無懼面對, 昂首見主的榮面。  這樣,愛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我們就可以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 因為他如何,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 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 約壹 4:17-18)  by吳宇婷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

神鑒察萬事、伸冤在神(詩十)

耶和華啊,求你起來!神啊,求你舉手,不要忘記困苦人! 惡人為何輕慢神,心裡說:你必不追究?其實你已經觀看; 因為奸惡毒害,你都看見了,為要以手施行報應。 無倚無靠的人把自己交託你;你向來是幫助孤兒的。 願你打斷惡人的膀臂;至於壞人,願你追究他的惡,直到淨盡。(詩 10:12-15)  在詩篇第十篇中,我們不斷地看到,義人因惡人的欺壓而向神呼求。 然而,神卻似乎保持沉默,沒有立刻回應,讓義人感到苦不堪言, 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被神看重? 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代下 16:9a)  我們在遭遇困苦的時候,也時常有同樣的心情:迫切祈求神的幫助, 甚至渴望看到惡人立刻受罰報應,好像那樣才算是「公平」。 但在神的國度裡,神的時間與作為,是超乎我們人所能想像的。 我們不應該把焦點放在「要求看到惡人的報應」, 而是要確信神的公義真實存在,只是成就的方式與時機, 不同於我們人的期待與有限的理解。  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判斷是非,在你身上為我伸冤, 我卻不親手加害於你。古人有句俗語說:惡事出於惡人。 我卻不親手加害於你。(撒上 24:12-13)  猶如大衛遭掃羅所害,然而在有機會取掃羅性命時,卻聽憑神、 任神替他伸冤!因此,我們需要時常省察自己、藉著禱告與懺悔, 並放下內心對「賞罰分明」的執念。因為神的計劃高過人的計劃, 我們更要學習信靠與等候。而不是一直埋怨惡人的行為, 或質問神為何不立刻處罰他們。  耶和華啊,謙卑人的心願,你早已知道。你必預備他們的心, 也必側耳聽他們的祈求。(詩 10:17)  我們應當謹記,神已經垂聽祂子民的禱告,並會堅固他們的心。 當我們把軟弱與不安交託給神,尋求祂的同在, 就能與神的關係更加親近。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 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 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 我必報應。(羅 12:17-19)  by白敏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

神是公義審判者(詩九)

因你已經為我伸冤,為我辨屈,你坐在寶座上,按公義審判。 惟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他已經為審判設擺他的寶座。 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正直判斷萬民。(詩 9:4、7-8)  詩篇第九篇是大衛在遭受外邦人欺壓時寫。 詩人大衛稱頌耶和華的公義,宣告神坐在寶座上永遠為王, 相信神必按公義審判世界、為受屈的人伸冤(參4、7、8-9、 12、16、19節),宣告屬神的人可以倚靠神, 無論身處任何景況,都能因神得著盼望。  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 羅 5:11b)   什麼是以神為樂呢?就是在患難中仍然能讚美、充滿喜樂! 因為不管環境如何,耶和華仍然坐著為王,直到永遠!  弟兄姊妹們,你是一個以神為樂的基督徒嗎? 還是你的喜樂總是建立在環境上呢?讓我們一起學習在患難中, 仍然用信心讚美神,如詩人一樣不斷用信心宣告神的公義、 神的慈愛、神的拯救!  神是為我們伸冤、辨屈的神,他也是為我們征戰的神。 神坐在寶座上,按公義審判,惡人必被滅絕。 看看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逼迫神百姓的外邦「仇敵」,如非利士、 亞蘭、以東、摩押、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等等, 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仇敵」,現早已「歸於無有」, 被掩埋在廢墟中,唯有神的百姓還在!  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說: 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 12:19)   耶和華為王,直到永遠!我們不用怕環境動盪,不用怕仇敵攻擊, 因我們的神永遠掌權。他將再來,坐在寶座上審判。 世上也許沒有公義,但神是公義的,他至終必按公義審判一切。 那公義的審判者要來,既有這指望,就可以在各樣惡劣的環境中, 放心地 「以他的信實為糧」 ,讓主作我們的高臺。(參詩 9:9)   耶和華的名是堅固臺;義人奔入便得安穩。(箴 18:10)  神是我們的藏身處,我們在他裡面,極其安穩。 當我們受委屈的時候,當我們遭遇困苦的時候, 就來到神的面前呼求,他是公義、憐憫的神。 若我們在患難中忘記神仍然坐著為王,忘記神給我們的恩惠, 我們也就成了惡人(參詩 9:16-17)  真正的喜樂並非環境順遂、願望實現,而是單單因為認識神、 信靠神而來的平安與盼望。信仰不只...

謙卑銘記神恩(詩八)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 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耶和華我們的主啊, 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詩 8:1、3-4、7)   本篇是大衛所寫的讚美詩。開頭與結尾以「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做為呼應,第二節說,神賜能力給嬰孩,使那些仇敵閉口無言。 有時我們就像嬰孩一樣,對於那些帶著惡意的人,看似無力還手, 但神是我們的倚靠,神也會賜我們足夠的力量來面對眼前這些困難。   當我們倚靠神並且勝過這些艱難時,更應該將榮耀歸於神,到頭來, 我們只是嬰孩,是那些沒有能力之人。如同本章第三節所說, 當我們愈了解這個世界,從天上的星星, 到地球上那些奇形怪狀的生物,就會愈是對這一切背後, 意即神的大能,感到無比尊敬,最重要的, 是了解到人的有限及渺小。  你叫他比天使(或作:神)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 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詩 8: 5-6)  第五節開始,大衛提到神賜人尊貴,當我們理解到人的渺小, 並在神的面前學會謙卑後,反而能感受到神對人的愛, 讓他們管理地上的萬物。如同聖經所說,在神面前自卑的人, 神也使他高升,派他管理各樣事物,如同大衛一樣, 永遠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是個牧羊的少年人, 是被自己的父親遺忘的存在;但神揀選他做以色列國的王, 派他管理一切;相反地,當一個人在神面前不懂得謙卑, 將神賜的視作理所當然,亦或是把成就歸功於自己的努力, 而不是歸榮耀給神,那在審判的時刻,神也會將他的榮耀給取去。  因此,我們都應該學習大衛,終其一生歸榮耀給神, 時刻提醒自己人的渺小,不要因為一時的成功而忘記神。  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參伯 1:21)  by高霈哲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