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主祈求之前,想一想自己是哪一種人?(詩十八)

慈愛的人、你以慈愛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清潔的人、你以清潔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彎曲待他。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高傲的眼目、你必使他降卑。(詩 18:25-27) 大衛的求告詩中,不難發現有個公式,就是在求神幫助之前,會先自我省察一番。且不是以自己的標準來省察,而是以神的標準先來察看自己。若自己省察沒什麼過犯,才敢坦然來到神前。再加上本身對神的正確認識:「神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常存」、「神是公義、聖潔的」於是信心滿滿,來到神前祈求。如他所說: 耶和華按着我的公義報答我、按着我手中的清潔賞賜我。因為我遵守了耶和華的道、未曾作惡離開我的 神。(詩 18:20-21) 我們求告神之前,是否有大衛的信心?這樣的信心,是來自於有堅守神的公義、堅守自己手中清潔等。要知道,人來到神面前,必須有信心,否則不能得神的喜悅。經上說: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悅.因為到 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來 11:6) 但是,若平常不認真遵守主道,以至於來到神面前時信心不足,因為要祈求神為我伸張公義,但自己所行的又沒有公義,難道要神一併除滅不義的自己? 那麼,在祈求前,我們是屬於哪一種人?本篇中25-27節列出了「慈愛、完全、清潔、乖僻」四種人,神就按他們的屬性待他們: 慈愛的人,就是常對人好,因為常用正面表述對待人,不是動不動就要數落人的缺點,甚至論斷人。這樣慈愛的人,神也會以正面態度來看他們。如:約伯。 「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 神、遠離惡事。」(伯 1:8) 完全的人,就是對於聖經真理完全遵守的人,不是選擇性守道,好像那些:合我意的道理我就遵守;不能認同就不遵守。例如:今日有人認為已是新約時代,所以只遵守新約、不承認舊約一樣。這樣的人,神就會也選擇性待他。也就是有時聽他禱告,有時不聽。其實關於舊約,主耶穌曾說: 「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着我的話、都必須應驗。』」(路 24:44) 可見耶穌也重視舊約聖經的重要性,不可自作主張,選擇性守道。因為選擇性守道,神也選擇性垂聽他的禱告。 清潔的人,就是心中單純、純潔、聖潔的人,神就會以單純、迅速回應來對待他們。正如主耶穌的應許: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