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苦難意義的省思(伯十四)

圖片
人的日子既然限定,他的月數在你那裡,你也派定他的界限, 使他不能越過,便求你轉眼不看他,使他得歇息, 直等他像雇工人完畢他的日子。(伯 14:5-6)   人總有累的時候,特別在面對內心極其痛苦的時候, 畢竟那些痛苦通常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疊加上來的, 當忍耐到一個極限時,對於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人生總有感到疲累、 想要逃避的想法,而在這樣的痛苦下,希望早日解脫求得一個輕鬆, 絕對是人之常情,就像約伯一樣,在經歷家破人亡、 身體病痛的極度苦難後,面對現在的自己,如此脆弱又可憐的人生, 約伯開始質疑神為何仍緊盯,要他受嚴厲的審察, 他希望神能夠轉眼不看,好讓人得享片刻安息, 如同雇工完成一天工作後得以歇息。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 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 55:8-9)  本章是約伯在極度絕望中所說的話,探討人類最根本的議題: 生命的脆弱、死亡的必然、苦難的意義,其中「苦難的意義」 是我們最難理解的部分,面對苦難,我們會有疑問、會感到灰心, 甚至像約伯一樣向神發出「WHY?WHY?WHY?」的吶喊; 然約伯給我們的榜樣是:即使在極度的困境中, 他仍持續向神傾心吐意,儘管約伯一度看不清神的作為而怨聲載道, 但他仍持續向神禱告傾訴,並沒有停止禱告尋求神, 也沒有選擇離棄神,因為他知道人類的命運,神是有絕對的主權, 所以即使在苦難中,即便我們實在無法理解神的作為, 仍要像約伯一樣,信靠祂並深信神不會丟棄在患難中的我們, 祂的恩典是夠我們所用,而我們應當思考的點則是「 是否願意將眼光從自己的苦難中挪開」,轉向去思考、 覺察神的偉大作為,並因此來讚美稱頌祂。  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他對我說:「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  12:8-9)  本章訴說苦難的複雜性,我們知道約伯的苦難並非簡單的「 罪有應得」,而是有靈界的魔鬼來攻擊屬神的人,然而, 若無神的許可,這苦難不會不請自來,且因神的慈愛, 使得苦難雖大,卻還是人所能承受的,表明苦難是有神的目的; 後續以利戶也會另外指出,苦難可能是神的管教, 目的是讓受苦者...

如何成為智慧的安慰者(伯十三)

圖片
我真要對全能者說話;我願與神理論。你們是編造謊言的, 都是無用的醫生。惟願你們全然不作聲;這就算為你們的智慧! 請你們聽我的辯論,留心聽我口中的分訴。 你們要為神說不義的話嗎?為他說詭詐的言語嗎?(伯 13:3- 7)  本章,約伯繼續對朋友的指責做出回應, 可以感受到約伯的無奈與怒氣,認為他們在神面前說謊; 他們的安慰,就如同無用的醫生,還不如不說,就如聖經所言, 愚昧 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箴  17:28) 。 當我們想要安慰別人時,到底該怎麼做才不會適得其反呢? 從聖經中我們就可以學習到安慰別人的關鍵原則 : 1、陪伴與同理: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羅 12:15-16) 2、分享神的安慰與盼望: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 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 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林後 1:3-4)   3、存溫柔的心彼此分擔重擔: 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 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 恐怕也被引誘。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 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 6:1-2) 4、不隨意論斷他人: 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 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羅 14:13)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心靈憂傷、身體病痛的人, 真正的安慰並不在於華麗的言辭,而在於一顆「同理、溫柔、 願意陪伴」的心,我們並不能幫他們承受苦痛, 但是我們可以當一個使他們願意傾訴的出口,用神安慰我們的方式, 去安慰別人、試著換位思考;若你是受此患難之人, 希望別人用怎樣的方式安慰自己呢?願我們都能學習, 成為一個溫柔、願意安慰別人的人,讓神的愛透過我們, 成為別人黑暗中的亮光。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 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 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 5:14-16)  by張家綺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

He is key man. 祂才是那把關鍵的鑰匙(伯十二)

圖片
我這求告神、蒙他應允的人 竟成了朋友所譏笑的; 公義完全人竟受了人的譏笑。(伯 12:4 )   本章是約伯針對鎖法的回應。1-12節在諷刺朋友自以為有智慧: 你們所說的我也都明白,但你們卻還在那譏笑我。 你們既不瞭解還要批評,怎麼會這樣的是非不分,怎麼會有如此荒謬的言論呢?不要再用自以為是的話來安慰人了。 說 話浮躁的,如刀刺人; 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箴 12:18 )。 多說多錯,有時倒不如不要再說什麼, 只要做個安靜陪伴的安慰者,用心去感受他的無助與軟弱, 並且為他禱告。  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他手中。(伯 12:10 )  約伯訴說神的智慧是變幻莫測,不是我們人們所能掌控的, 神才是掌管宇宙一切萬物的。每個人都是神所創造的、 每個人擁有的智慧與才能都是神所賜予的, 所以神也能自由的收取回來。人們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這句成語與我們最近在讀的幾節經節(參伯 12:10 & 8:5-7)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論我們有多麼的微小或不足, 只要我們能「尋求」神、「求告」神,並保守自己身心清潔, 神必定保守引領我們過得勝的生活。即使小兵也能立大功,無論城牆再堅固(耶利哥城),也會因為神的安排而不攻自破; 不論男女老少,只要我們願意去廣傳福音,你(妳) 也能像工蜂一樣成為那顆散播福音種子的角色。 相反的,再微小的戰役,若不能信靠交託,不僅事倍功半, 更有可能變得徒勞無功。大家可以想想,不管在學業、工作及生活中, 我們是否都會有所求、所想的事,並且把它放在禱告中求告神, 相信神的工必成就一切的事。但結果不如預期時, 是不是就覺得神你怎麼沒有應允我的禱告?是否就起了抱怨的心、 張了抱怨的口呢?   今年我參加教甄考試,但結果不如自己所想(考上正式老師)時, 難過的心情湧上心頭,一直很懊惱為什麼就是差那3、4分的分數? 心想這一年來,我已經很努力的在準備,也時常參加聚會、 參與許多事工,甚至關閉社群軟體及遠離運動賽場, 但結果怎麼還是沒有上榜,甚至連複試都進不了? 真的是心有不甘啊!但家母安慰我,神的安排都有其美意。 就在這一、兩週,我深刻了體會神巧妙的安排( 學校的工作卸下行政一職,宗教教育接任少年班班負責), 更深刻的提醒自己在做聖工的同時,服事是我們的本分, 千萬不可抱有等價交換的態度來做聖工。...

暫受苦難,得神榮耀(伯十一)

圖片
惟願神說話;願他開口攻擊你,並將智慧的奧祕指示你; 他有諸般的智識。所以當知道神追討你比你罪孽該得的還少。 你考察就能測透神嗎?你豈能盡情測透全能者嗎?(伯 11:5- 7)  這是約伯的友人—瑣法,在看到約伯遭遇患難時對約伯所說, 對瑣法而言,自己肯定字字在理,但聽在約伯耳中, 必然相當不適與冤屈;然而也可以從約伯的哭求及朋友的勸慰、 指責中發現,在他們所理解的道理中,「遭遇患難」彷彿和「犯罪」 畫上等號,但神的意思真是如此嗎? 瑣法指責約伯雖與真相不符,但傳達的道理我們也當思想; 神確實有著諸般的智慧,任憑我們用盡一生考察也無法測透, 亦無須猜測全能者,因神教導我們的是順服,是倚靠祂。 然而,當我們以「過去完成式」的視角,看待約伯記裡的人、事, 也許會為約伯鳴不平,倘套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就會發現其實這似乎是我們容易落入的思考陷阱,即便熟悉聖經、 明白背後是神的美意,但對於遭患難的親友、同靈, 要能發出智慧的安慰,確非易事。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 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 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 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傳 7:14-15)   所羅門王告訴我們,神的智慧與作為,從不是我們能以管窺天的, 身在世間的我們,眼中的福與禍、肉體的壽命長短、 身體強健或衰弱,從不是我們信仰的核心,人的年歲與眼界有限, 神的大能與智慧卻是無垠。義人肉體滅亡,卻能脫離苦痛, 早早回到神的懷抱;惡人肉身再長壽剛健, 也阻止不了下到火湖的那天來臨。 既然在世的日子福禍相依,那無論亨通或患難,我們都該榮耀、 讚美神! 小妹受洗後一直有大小病痛纏身,甚至曾與死亡擦肩, 常覺得好像平安了,結果又有其他狀況發生,直到最近一次檢查, 才發現原來有先天的心臟疾病,在胎兒時期心臟就沒有發育好; 回想年少時期熱愛高強度運動,出社會後極為不良的生活習慣, 我居然可以好好活到受洗、得聖靈,神也賜給我一個很愛主、 順服的孩子,雖然醫師一邊說著未來要安排手術… 可能聽起來有些危險,但我心中卻是大大喜樂,大大感謝讚美神, 因為神從我在母親腹中,就一路伸手扶持,直到我回到羊圈, 直到今日,有真神與我同行,這是多大的福氣! 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裡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 等你們暫受苦...

你為何使我出母胎呢?(伯十)

圖片
你為何使我出母胎呢?不如我當時氣絕,無人得見我(伯 10:18)   約伯在經歷接二連三的打擊後,提幔人以利法的言語無法帶來安慰, 因為他的痛苦實在太深重,所以只好向神傾訴自己的苦情。 在這章裡,約伯向神發出了強烈的質問: 為何神容許惡人的計謀得逞,卻對他的行為如此嚴苛?他也不明白, 既然神創造了他,為何又要使他承受這樣巨大的苦難? 若這原本就是神的心意,他寧願自己未曾出世, 如同未成形的胎兒一般,雖不為人知,卻免去今生無法承受的痛苦。 這不是任性的言語,而是人面對極大苦難時, 對生命存在最真實的疑問。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 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傳 7:14) 約伯的人生在極短時間內劇烈翻轉,從天之驕子到一無所有。 他無法理解:那位賜下生命與慈愛、曾眷顧保全他的神, 為何如今似乎要擊打他,使他家破人亡、往日的榮耀全然歸於虛無? 「既然是祢創造,為何又容許毀壞?」 這矛盾使約伯深感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價值,他厭棄生存, 只懇求神在他走向陰間之前,稍微寬容他,好讓他得片刻安息。  筆者年輕時也常對自己的存在充滿疑惑,懷疑自身的價值, 懷疑是否有人真正懂得自己。那時渴望志同道合的朋友, 也期待心靈契合的伴侶。青春期的衝動與外界的不理解, 使得對生活的厭倦更為強烈。當時的信仰於我而言,是一種束縛, 既未衝撞,卻也難以喜樂。然而,經過畢業、工作、 婚姻與為人父母的歷程,如今回望過往, 再低頭凝視孩子仰望的眼神,我才漸漸明白: 人生其實是一場不斷被磨練與領受的過程,在反覆中學習, 在挫折中成長,最後被塑造成更成熟老練的人。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創 1:27)   創造之初,神對人滿有期待與祝福。但為何生命仍充滿艱難? 除了因罪帶來的責難之外,或許其中也隱含著神的美意。 苦難如同烈火,每種材質所能承受的溫度不同, 因此我們無法完全設身處地感受他人的痛楚,因為換作自己, 也未必能承受。雖然我們不總明白神在個人生命中的旨意, 但正如金屬必須經過火煉方能純淨, 神也可能正在藉著苦難熬煉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更貼近祂的心意。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 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 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

我所知我所信(伯九)

圖片
他從我旁邊經過,我卻不看見;他在我面前行走,我倒不知覺。( 伯 9:11)   約伯記第九章,延伸第八章、約伯好友比勒達的回覆。從第八章, 比勒達無知的言語,貿然論斷約伯所遭遇事件發生的原因;然而, 卻可以從本章看出約伯對造物主非常的了解,明白祂的創造與偉大, 無人能與神辯論,即便約伯兩次呼籲,稱自己口中有義, 卻仍然無法在造物主面前與祂爭辯。  我們對於所認識的神,是否如此透徹呢?因此,不敢自大、 而在神面前高呼自己有義呢?   本章可概分兩大段, 其一,從約伯記9章1-24節,約伯述說口裡有義,但神的偉大, 使約伯雖然以口為義,卻也百口莫辯,因為約伯明白神的存在, 不是肉眼可以看見,即便祂隨意從旁經過,人就是看不見的奇妙; 其二,約伯記9章25-35節,述說日子急速, 約伯渴求在神面前可以得著釋放。  最近聽到一篇講章,傳道者如此說,當人走進死蔭幽谷, 是以走出來才是目標,人生難免受到磨練,而走進幽谷當中, 大衛王也是靠主勝過、走過死蔭幽谷; 如今我們靠著基督寶血與聖靈,勇敢近前來向祂呼求。   我雖有義,也不回答他,只要向那審判我的懇求。(伯 9:15)   本章下半,約伯以自己「有義」、「完全」, 描述自己的苦情與無奈。約伯當時實為完全人, 因此比勒達的勸慰之言,等於無用,反而因爲無知,後來受到責備。 約伯沒有因為好友的言論而放棄自己,仍然把自己有把握的行為, 希望向神訴說。我們在生活中是否也有類似約伯的狀況與場景? 有時在工作中、事奉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卻無人可以分訴; 或是被上司、客戶誤解卻無法解下?但我們比約伯幸運得多, 因為主耶穌在兩千年前,為我們釘十字架、用寶血愛我們! 祂變成隨時的幫助與倚靠。  親愛的朋友們,倘若您尚未認識這位真神,請一定要加入我們, 一起享受主愛的甘甜。   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他永不叫義人動搖。( 詩 55:22)    by王臆斐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

自以為的安慰者(伯八)

圖片
神豈能偏離公平?全能者豈能偏離公義?或者你的兒女得罪了他; 他使他們受報應。(伯 8:3-4)  從約伯記第四章開始,講述約伯的三個好朋友,分別是以利法、 比勒達、瑣法,他們前來安慰深陷痛苦中的約伯。 本章是其中一位朋友,比勒達跟約伯說的話: 神豈能偏離公平, 全能者豈能偏離公義。或者你的兒女得罪了他,他是他們受報應。 這句話,比勒達將神的公義與憐憫,只用片面之詞就斷定, 用約伯的過去來論斷,並且用假設性的「或者、有可能、應該」 字句論斷他的受苦是因為他們得罪神,神才會將災難臨到他身上, 這段話也將約伯的子女對信仰的努力與堅持,全盤否定了。   苦難不是只有來自罪行的應報,還有來自神對我們的試煉, 提摩太後書3章提到,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 也都要受逼迫,這個試煉,為的是要讓我們更謙卑, 對神的信心更加穩固建立,甚至是為義而受苦的, 是為了要成全神的旨意,就如耶穌的救恩計畫, 他是在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中,帶著對神的堅信,走到最後。  請你考問前代,追念他們的列祖所查究的。我們不過從昨日才有, 一無所知;我們在世的日子好像影兒。他們豈不指教你,告訴你, 從心裡發出言語來呢?(伯 8:8-10)   比勒達在這裡想傳達的是「約伯如何從列祖那邊學智慧」, 來應對現在的境遇,但其實,真正的智慧,不是那些學術知識, 神已將智慧賜給愛他的人,給他一條永生的路, 讓那些在苦難中的人,可以通往光明的道路。就像聖經中說的,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  16:33)  當受傷的人他明白這個道理,就能像約伯一樣,不受比勒達的影響, 能夠繼續向前看。 原以為朋友的安慰會成為站起來的力量,但沒想到,有同情、 卻沒有同理的朋友,對約伯來說毫無幫助,只剩下陪伴, 但口裡卻說出不悅耳、無造就的話。 我們在生活上,有時是受傷的人,有時是安慰者,在這兩種角色中, 我們該怎麼做呢? 受傷的人,可由感受事件、理解情緒、面對情緒、接受情緒、 明白旨意(學習與提升)來做:而安慰者,可透由傾聽事件、 理解情緒、陪伴他人、正面感受、分享表達來進行, 不管我們是哪種角色,我們都要將神的話完全放入己心, 說出有智慧...

神的眼目鑒察世人(伯七)

圖片
人算甚麼?你竟看他為大,將他放在心上,每早鑒察他, 時刻試驗他。(伯 7:17-18)  相比這浩瀚廣袤的宇宙,人類僅是渺小的存在, 可是神卻時刻看顧這樣卑微的我們,在神的眼中,人是何等的貴重, 並且將我們放在祂的心上,鑒察我們、試驗我們。  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他都鑒察。(箴 15:3)   有一首兒童詩歌叫做《我在做什麼》,歌詞中提到,不論我們「 做什麼、說什麼、看什麼、想什麼」,神都在鑒察著我們。  警察可以透過監視器來調閱犯罪者行蹤, 所以有些罪犯會確認監視器位置,找尋監錄死角來進行犯罪。 我們的神時刻鑒察我們的一舉一動,神的眼目無處不在, 萬物在神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任何心思意念、 行為舉止都無法在神面前隱藏,沒有死角可以讓我們躲避神的眼目。   你到何時才轉眼不看我,才任憑我咽下唾沫呢?鑒察人的主啊, 我若有罪,於你何妨?為何以我當你的箭靶子, 使我厭棄自己的性命?(伯 7:19-20)   同樣,約伯也明白人的渺小,知道神的鑒察, 約伯努力想要貼近神的心,卻還是無法明白神的意思; 人是多麼的微小!為何神要如此仔細察看我們的過犯, 在約伯呼求之時卻不救拔他,也因著神的安靜、沉默, 約伯寧願神轉臉不向他,渴望有個喘息的機會。 然而,神看重我們每個人,祂的鑒察不是為了懲治, 而是飽含著公義、慈愛與憐憫,神看我們何其貴重, 所以我們也要認清自己的身分,明白自己的角色,身為神的兒女, 在這悖逆的世代中,我們該要如何行才能達到完全,是我們要思考, 並且學習的。  願我們能效法大衛的禱告,每日向神呼求:  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 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 139: 23-24)  by 陳靜雯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

當以慈愛待他(伯六)

圖片
那將要灰心、離棄全能者、不敬畏神的人,他的朋友當以慈愛待他。 (伯 6:14)  義人約伯經歷了一連串災殃,一天之內失去了所有子女和財產, 自己又身染毒瘡,痛苦不已。在極度的苦難中,約伯的三位朋友: 以利法、比勒達和瑣法前來探望,他們見約伯面目全非,絕望痛苦, 只得靜默不語,陪伴約伯靜坐七天七夜, 直到約伯終於開口咒詛自己的生日,表達出自己的絕望。 好友之一以利法率先發言。他依照他的理解與經驗, 認為苦難就是犯罪而來的懲罰,當思想自己是否有過犯, 並向神悔改。  因全能者的箭射入我身;其毒,我的靈喝盡了; 神的驚嚇擺陣攻擊我。惟願我得著所求的,願神賜我所切望的; 就是願神把我壓碎,伸手將我剪除。我因沒有違棄那聖者的言語, 就仍以此為安慰,在不止息的痛苦中還可踴躍。(伯 6:4、8- 10)   受苦中的約伯在受難前,本就常常反省自己,甚至時常為他人贖罪, 想必他在重重災難一一降臨的時候,也多次思想自己的所作所為。 他覺得自己受到神的攻擊,這些災禍實在是又重又令他戰兢, 甚至絕望到求神讓他死亡!他思來想去,仍覺不曾違背神的話語, 也是他在苦難中仍然能得著的安慰。 這時的約伯心灰意冷,但沒想到好友一開口,便認為他就是有罪, 就是錯了!這確實令人難以接受! 以利法等人從各自的所在地,聽聞好友的遭遇奔襲而來, 見到好友的慘況,默默的陪伴,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朋友! 這樣肝膽相照的好友,想必心中多有感觸, 也很希望藉著自己的經驗協助約伯趕快從苦境中轉回, 於是直白地提供了分析與建言,卻不知傷痕累累, 幾近灰心放棄的老友,最需要的恐怕不是心直口快的建言, 而是慈愛與溫柔的支持!  我們碰到朋友失意、遇見弟兄姊妹進入信仰低潮的時候, 有時也如此大意!沒有考慮對方的心境,一心想要快快解決問題, 憑著經驗與理智尋找「可能」的原因與解方。 但人的心實在是肉做的,在肉心有傷口,還在疼痛之時, 這麼做卻好似將鹽水撒在傷口上,那又痛又澀的滋味, 反而引起反彈或縮瑟,那些解決的方案無論是對是錯, 都難以真正有所幫助。  約伯的朋友們帶著滿滿的關心而來,卻因急於扮演「指導者」 而失去了作為「安慰者」的機會。求主給予我們溫柔與智慧, 能夠不要急躁,溫柔的撫慰弟兄姊妹的軟弱與無助, 用智慧引領他們重見盼望,一步步走出人生的低谷。...

在神的管教中尋得拯救與平安(伯五)

圖片
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至於我,我必仰望神, 把我的事情託付他。(伯 5:7-8)   本章講述約伯三個朋友的其中一位,以利法對約伯的勸勉, 他對約伯遭遇苦難這事的觀點,就是神管教人, 但管教後也必施行拯救。雖然以利法對約伯的苦難理解不正確, 他錯誤地認定約伯是因罪而受苦,但從他的話語中, 我們也可以一起來省思、學習。   禍患原不是從土中出來;患難也不是從地裡發生。(伯 5:6)     在這條信仰的人生道路中,本來就不會一帆風順, 我們偶會遭遇苦難、經歷挫折,甚至失敗,但這些苦難並不是偶然, 也不一定是因為犯罪才有的後果,而是一個操練我們信心的機會, 神容許我們遇患難,是要使我們的生命被熬煉, 像金子在火中被煉淨一樣,使我們在熬練過後成為精金, 也成為一個合乎祂所用的器皿,讓我們從經歷苦難中, 更學會依靠神、仰望神的憐憫與安慰。 雖然苦難往往使人對神失去信心,但卻也是使人回轉、 歸向神的機會。   神所懲治的人是有福的!所以你不可輕看全能者的管教。 因為他打破,又纏裹;他擊傷,用手醫治。(伯 5:17–18)   神的管教不是為了毀滅,而是出於慈愛,要我們在試煉中學習謙卑, 並結出屬靈的果子,引人歸回正道。如同希伯來書12章所說: 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 當我們存心接受神的管教,就能在經歷患難後看見祂醫治的手, 體驗祂真實的同在,因為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 神的旨意也遠超過我們所想的。  你要認識神,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伯 22:21)  真正的平安,並非生活順遂、處境優越, 而是來自於自己與神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 雖然神透過許多患難來熬煉約伯,但也因約伯與神之間美好的關係, 使他在患難中依然沒有離棄神,也沒有因為這些苦難跌倒, 所以神所賜的平安才是真平安!不管在何處、不管遭何事, 都不會被奪去的平安。今天,我們成為神的兒女, 有神的靈住在我們裡頭,或許現在的生活充滿壓力跟誘惑, 甚至會遇到許多價值觀衝擊,但若我們能與神緊密連結, 時常在禱告中與神相交,持守在這份寶貴的信仰中, 相信這份真平安會一直跟隨我們、存在我們心裡。 因此,本章給我們的重要提醒是: 人生在世必有苦難, 但我...

當你我軟弱時(伯四)

圖片
我暗暗的得了默示;我耳朵也聽其細微的聲音。(伯 4:12) 約伯的三個朋友同他一起坐在地上七天七夜, 在約伯憤恨的咒詛自己之後,最年長的以利法首先發話了。  你素來教導許多的人,又堅固軟弱的手。 你的言語曾扶助那將要跌倒的人; 你又使軟弱的膝穩固。但現在禍患臨到你,你就昏迷,挨近你, 你便驚惶。(伯 4:3-5)  以利法先提醒約伯他以前的信仰是多麼堅定,他曾教導許多人, 並扶持跌倒的人。但以利法隨後的指責卻十分嚴厲: 以前信仰堅固的你,怎麼遇到禍患就軟弱了呢?在以利法的觀念裡, 信仰上一時的軟弱是不被允許的,一直以來堅強的人不該跌倒。 然而,保羅的勉勵卻更貼近我們的實際情況: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 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 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 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 12:9)  信仰上的低谷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就算再堅強的人也有可能在面臨 試煉時失去盼望。遭遇患難時,我們對神感到失望、 對這份信仰感到懷疑,我們沒有力氣提起禱告的雙手, 沒有勇氣跪下禱告面對神。但這正是一個信仰重建的好時機, 我們重新思考自己與神的關係,回想神在我們身上的恩典, 求神讓我們重新得力,再一次在禱告中獲得安慰、獲得力量。 走在信仰的道路上,跌倒了沒關係, 重要的是要靠著從神而來的力量重新站起來。當我們軟弱時, 神必引領,祂會領我們走過死蔭幽谷。  以利法對約伯說的話看似是勉勵他重新站起,聽起來卻非常刺耳,他 指責約伯不該跌倒,他質疑約伯是作惡得報應,他以萬物皆會歸於無 有的論述批評約伯的悲傷沒有必要。或許以利法說的話單獨來看是沒 錯的,罪孽的人會被神剪除,但這無法套用到所有遭受患難的人身上 ,不是所有遇到苦難的人都是因為行惡受懲罰。這些話在一個悲傷絕 望以至於咒詛自己的人身上,會有何等難受呢?真正出於關懷的安慰 ,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同理對方的情緒和感受。 以愛心說誠實話的重點,不是只有「說誠實話」,是如何有「愛心」 的說出可能會讓人不喜歡的建言。勸勉別人的動機, 不是為了指責別人而顯出自己的義,不是為了貶低別人而抬高自己, 而是發自內心為了對方的靈命擔憂。當別人軟弱時, 求神賜給我們智慧和愛心,知道如何說出溫柔的安慰和真誠的勸誡。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