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1的文章

往波阿斯的田去 (得二)

  波阿斯對路得說:「女兒啊,聽我說,不要往別人田裏拾取麥穗, 也不要離開這裏,要常與我使女們在一處。我的僕人在那塊田收割, 你就跟著他們去。我已經吩咐僕人不可欺負你;你若渴了, 就可以到器皿那裏喝僕人打來的水。」(得2:8-9) 路得「恰巧」到了波阿斯的田,而波阿斯剛好從伯利恆來,這「 恰巧」正是神的安排及帶領,是神給路得的恩寵,讓他們兩個相遇。 路得在波阿斯的眼前蒙恩,他吩咐僕人不可欺負路得, 並可到器皿那裡喝僕人打來的水;此外,波阿斯也讓路得一同吃餅, 並讓她把剩餘的帶給婆婆;波阿斯更吩咐僕人不可羞辱她, 並要從捆裏抽出些來,留在地下任她拾取;波阿斯恩待路得, 遠遠超過路得所應得,他那無微不至的愛, 正是主作在我們身上的愛。  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 詩34:8) 在第4節波阿斯看見收割的僕人,先用祝福的話問候, 僕人也以祝福的話回答。一位「願耶和華與你同在」,一位「 願耶和華賜福與你」,這種慈愛的關係,只有在基督裡才能擁有。 能夠在波阿斯這樣好主人且充滿祝福的環境下工作,是何等的幸福, 以現在的職場來說應該可以用幸福企業來形容。 最近公司即將出現一個很大的人事異動, 原本帶領我們事業部的總經理即將離職, 這位總經理是一位沒有架子,當下屬有問題時,會適時提供支援, 是位對待下屬像朋友的好老闆, 在他底下工作大家都有著很大的安全感, 但隨著他要離職的消息傳出, 且聽說即將接任的是完全不懂我們產品,是一位官威很大的老闆, 大家開始躁動,甚至陸續聽到部門主管也開始要離職的消息。 對於這樣的變動究竟對之後工作上會有多少的影響,雖不太清楚, 但不管如何的變動,真正的老闆是天上的父, 只要我們順從祂的安排,盡自己的本分,正直誠實將工作做好, 遇到困難就是勇敢面對神給的功課,倚靠神, 神必會帶領讓我們在工作當中得到祝福。 因為耶和華是你所倚靠的;他必保守你的腳不陷入網羅。(箴3: 26) By 高嘉芬 真耶穌教會石牌、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

專一跟隨(得一)

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裏去,我也往那裏去; 你在哪裏住宿,我也在那裏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 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裏死,我也在那裏死,也葬在那裏。 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得 1:16-17)    路得是少數被記載在聖經中的女子之一, 她出身於摩押地是外族人而非神的選民以色列人, 路得選擇跟著拿俄米回到伯利恆只因為孝順嗎?其實不然, 經文中特地提到「 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 」, 意表她認定耶和華也是她的神。 就如同今日的我們也因著信成為神的選民, 因著耶穌基督寶血的救恩成為神的兒女, 而我們是否同路得一樣真正認定這一位真神是我的神呢?    路得並未因丈夫已死與婆婆年邁的現實環境而放棄跟隨神, 反而一心一意跟著婆婆回到伯利恆屬神的地方。 今日的我們一樣處在現實的生活、環境的變化也非我們所能預料的, 我們是否同路得一樣不受環境的逼迫定意跟隨神呢?   今日有許多人雖明白自己所敬拜的神是賞賜永生福氣的神, 然而面對現實生活環境只想到運用人的智慧去拚搏,卻忘了倚靠神、 遵神的旨意而行。所以耶穌說:「 你們查考聖經, 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 你們不肯到我這裏來得生命。 」(約5:39-40)。 倘若只知道聖經中有永生,卻不按真理而行, 那麼我們所期盼的福氣,就無法成就在我們身上。因此, 路得對於信仰的專一跟隨,成了我們的好榜樣。 by翁麗真 真耶穌教會石牌、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

在那個各人任意而行的世代(士廿一)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21:25) 這是貫穿整個士師記令人熟悉的一句話。「以色列沒有王」,其實神就是王,不必另外立王,正如基督教會堅持沒有「教皇」一樣,這句還可以接受。但是「各人任意而行」,其實就是架構在「我就是王」,也就是今天認為「人人是王」這樣普世價值觀的結果,於是我們常可見世人捍衛自己的權利,不服權威、挑戰權威的種種抗爭出現。 這段推論應發生在約書亞死後一百年內的事情。因著一位不守律法的利未人娶了妾(利未人身為執法者),這位猶大人身分的妾也行淫違背律法,加上基比亞便雅憫族匪徒的惡行,卻因這位利未人昇華個人恩怨成為種族衝突,使便雅憫族幾乎滅族的結果。過程中,以色列人打著「替天行道」的主張聲討自己的弟兄,雖出征前有向便雅憫求證犯罪事實,因著便雅憫族強硬的回應,以色列人理智斷線,雖有求問神,但是卻是「指定方向」的求問神:不是問「可不可以出征?」,而是問「誰要第一個上去?」。神不同在的結果造成以色列大軍四萬人陣亡,便雅憫族剩六百個男丁的悲慘結果。接著為了解決「缺一族」的問題,再次內戰殺戮基列雅比自己的同胞,又策動便雅憫族的男子去示羅搶奪自己同胞的女子「非自願性」的成為妻子,為以色列長老自己的錯誤做陪葬。 這個事件中所有的「該不該?」、「要不要?」都已不重要。重點是要我們深思,遇到每件事時,我們把神擺在哪裡?動不動就要強出頭,自己處理,神就會「任憑」我們自己去忙。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你們卻說:不然,我們要騎馬奔走。所以你們必然奔走;又說:我們要騎飛快的牲口。所以追趕你們的,也必飛快。一人叱喝,必令千人 逃跑;五人叱喝,你們都必逃跑;以致剩下的,好像山頂的旗杆,岡上的大旗。(賽30:15-17) 天父真神今天賜下祂的話語,經過多位祂的工人撰寫成為聖經供誦讀,已經含有一切問題的答案。我們該盡的本分就是每日讀聖經,認真學習,明白神所要我們做的、不希望我們去做的一切事。正如傳道書說: 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刺棍;會中之師的 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12:11-14) 天父真神更賜下祂的聖靈,要幫助我們明白聖經中所講的一切,在面對深奧難以解

攻打便雅憫人(士二十)

第二日,以色列人就上前攻擊便雅憫人。 便雅憫人也在這日從基比亞出來,與以色列人接戰, 又殺死他們一萬八千,都是拿刀的。 以色列眾人就上到伯特利, 坐在耶和華面前哭號,當日禁食直到晚上; 又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士20:24-26) 接續前面19章基比亞匪徒的暴行以及利未人將自己的妾分屍切塊的 恐怖行徑,憤怒的以色列眾人集結其餘支派都聚在米斯巴, 決意處治基比亞城,他們義憤填膺、忿恨難消, 眾人都起來彼此連合如同一人。 但他們並未了解事情真相的一部分是因利未人自己的自私及懦弱; 而另一方面是便雅憫支派的首領對於在境內基比亞匪徒發生的嚴重罪 行,不但不交出匪徒,甚至驕傲地選擇與自己的弟兄以色列人開戰, 為士師記血腥的內戰揭開了序幕! 以色列人就起來,到伯特利去求問 神說:「我們中間誰當首先上去與便雅憫人爭戰呢?」耶和華說:「 猶大當先上去。」(士20;18) 當時以色列人的兵力共有四十萬人, 便雅憫人的戰力約有二萬七千四百人, 兩方人馬差距約有二十倍之多,就是因為這樣的戰力懸殊, 加上以色列人滿心只想除掉便雅憫支派, 於是他們的第一戰在求問神時,並沒有問神是否可以攻打便雅憫, 驕傲的以色列人只問了我們中間誰先上去爭戰, 他們的禱告僅是流於形式,當日他們就被殺了二萬二千人, 吃了第一次的敗仗。第二次的戰役以色列人禱告有了些許的改變, 他們哭號直到晚上,求問神:「 我們再去與我們的弟兄便雅憫人打仗,可以不可以?」 這次他們意識到自己要攻打的是自己的弟兄,但仍彼此奮勇, 再次擺陣,並沒有把戰事完全交託神, 第二次的戰爭神又讓他們失敗了。接連兩次的戰敗, 他們發現能依靠的只有神了,他們不但哭號,而且禁食到晚上, 又獻燔祭和平安祭,反省悔改後重新建立與神之間的關係。 反觀以色列與便雅憫之間的關係是兄弟,兩者不能分開, 便雅憫的罪和傷害也是他們的罪和傷害。故此,他們攻打便雅憫人, 首先受傷的是他們自己;這是神要他們學習的功課, 以色列人在神面前徹底悔改,得到勝利的確信。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有時我們犯錯不得神喜悅,以致在人生中敗得徹底, 而反敗為勝的秘訣,往往不是我們有多倔強,有多聰明, 而是我們的悔改有多徹底!這種虛心認錯而重新得力的特別體驗, 正是神要我們學習的人生信仰課題,互勉之! by張家綺 真耶穌教會石牌、天母教會線上講

以假新聞操弄仇恨的利未人(士十九)

凡看見的人都說:「從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直到今日,這樣的事沒有行過,也沒有見過。現在應當思想,大家商議當怎樣辦理。」(士19:30) 讀士師記會有一種感覺:越讀感覺環境越來越黯淡,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士師記的十七起到廿一章結束,為最後一位士師參孫敘述之後的附錄,主要是要形容「當時國中沒有王,個人任意而行!」的現實狀況。 這一章主要敘述一位利未人去接回行淫的妾,途經基比亞,這是便雅憫族居住的城邑。便雅憫人跟主角利未人,與受害者猶大人身份的妾,彼此都是「同胞」,卻發生匪夷所思的罪惡與殘暴事件,是聖經中連未信主的人都不敢置信的故事敘述,幾乎不容易在講台上會聽到刻意以此章為題材的講道內容。但是這是聖經敘述,焉有不需被討論的理由? 依士師記作者撒母耳的客觀描述,也是天父真神沈痛的感動下做真實呈現,這一場同胞間相互殺戮,幾乎使便雅憫族滅族的導火線,除了基比亞人習於殘暴與同性戀惡行之外,主角利未人將他的妾推入暴徒之中任其蹂躪死亡,其實難辭其咎!事後的個人憤恨,刻意擴大成種族仇恨,成為最該為整個事件負責的人。 今天這個世界已經不必以屍身切成十二塊分送各地如此驚聳的方法來達成目的,藉由網路更是可以輕易使許多人為達私人目的來操作,媒體網路已成為強而有力的仇恨工具。「公審」、「肉搜」、「踹共」等的操作,背後常常會藏有私人恩怨,卻將社會不明究理的大眾一起捲入、拖下水,藉由「引發公憤」達到個人報復的目的。 耶穌提醒我們不要被有心人所操作了,要以真理為根據,要成為智慧之子: 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 ( - 有古卷:但智慧在行為上就顯為是)。」(太11:18-19) 日本著名的管理學家、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曾說過「群體低智商」的特徵,也就是:不思考、不學習、不負責。當群體出現低智商傾向時,「假消息」、「假新聞」就很容易操作。就如當時的以色列民,因為長期「不學習」真神的律法,也就是那本來行了會成為有智慧之國的規條。加上「不思考」,不去探究這樣的事情來龍去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另外,「不負責」的態度,可以從這位利未人身上看見,千錯萬錯都一定不是我的錯! 今天在社會,或是教會中也是要注意,不要被有心人所操弄了。要怎麼做才能明辨是非,不會被操弄?其實只要常常禱告,祈求聖靈充滿,求神給我們智慧做正確

以你為父為祭司(士十八)

他們回答說:「不要作聲,用手摀口,跟我們去吧!我們必以你為父、為祭司。你作一家的祭司好呢?還是作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呢?」祭司心裏喜悅,便拿著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並雕刻的像,進入他們中間。(士十八19-20)     聖經中士師記描述了當時神選民的信仰狀態,在士師記十七到二十一章更是將當時墮落的信仰,每個人都有拜神的觀念,但是卻不照神所指定的方式來拜神,他們是神從世界特別揀選的一群人,但是各人卻任意而行,人用自己眼中認為對的方式敬拜神,對照今日的社會似乎也是一樣,這也告訴我們,聖經的話是不會過時的。     士師記十七、十八章,記載了一個利未人到了一個米迦的家,米迦拿錢拿衣服請他作祭司,祭司必須要亞倫的後裔才能當,雖然利未人也是神分別出來服事他的人,但是不是祭司,可是這個利未人卻為了利益,生活的需求,成了米迦家裡的祭司,信仰利益化,信仰偶像化,更改拜神的方式,這就是當時信仰黑暗的世代。     到了十八章一群神選民但支派的人,到米迦的家裡,看到他們家竟然有祭司,告訴這個利未人的祭司,作一支派的祭司比作一家的祭司更好,他竟然為了名譽,利益,似乎毫無原則的就轉去作一支派的祭司,看的出來,有拜神觀念的人,甚至是有屬靈身分的人,信仰若沒有真理的根,往往也會用自己的私慾來拜神。     很多時候,我們也是因為物質的利益就妥協了自己的信仰,為了滿足自己心中的情慾,更改了真理的規範。曾經聽聞其他教派的牧師提及,很羨慕真耶穌教會的傳道差派體制,由總會差派到地方教會駐牧,幾年後調走,如此較能維持真裡的原則,牧師談及自己因為常居駐牧於某一教會當中,他的生活費由當地教會供給,剛開始很開心,因為信徒奉獻很多,但是反而被綁住,信徒不照真理而行時牧師也不敢藉著聖經真理講明,為了生活,往往要更改聖經的真理,來迎合這些人,實屬可惜。     朋友,不知道神的真理對您而言是不是可以更改的呢?相信一個愛神的人可以明白,聖經真理我們做不到不是因為聖經錯了,而是我們自己的軟弱,我們應該藉著聖靈的幫助,使我們能夠堅持真理的原則,不因為物質的利益而更改了聖經的真理,願我們都能一起在這黑暗的世代當中守住神真理的道,如同明光照亮。     加 1:6-8CUV 1:6 我希奇你們這麼快離開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CUV 1:7 那並不是福音,不過有些人攪擾你們,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CUV 1:

過度寵溺孩子的母親(士十七)

  他對母親說: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詛, 並且告訴了我。看哪,這銀子在我這裡,是我拿去了。他母親說: 我兒啊,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士17:2) 士師記第十七章記載了一位過度溺愛孩子的母親, 聖經中並未記載此位母親的名字,但從米迦的名字原文意思為’’ 誰如耶和華’’,可見她對米迦望子成龍的期盼; 然而她過度寵溺的行為,更讓米迦在神眼中走向偏路, 成為自立偶像的神棍。 米迦偷取了母親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約12.5公斤, 可購買55個奴隸),為當時相當龐大的鉅款,但怕遭受到咒詛, 因此向母親坦承並歸還。而她母親並未責備他,反倒讚美他, 並將錢給他去鑄造兩座偶像,一座木雕、一座銀鑄。 荒謬的鼓勵與引導米迦設立偶像, 將自己的兒子推向悖逆神與以色列律法的網羅, 更讓米迦如當時的以色列百姓一樣任意妄為,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自立偶像、私立祭司與聖所,觸犯了十誡中當敬拜獨一真神, 與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之誡命而渾然不自知。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 所謂的慈母多敗兒,正如米迦與他的母親一樣, 或許成為父母的角色時,不忍看到孩子受到委屈與失敗, 寵愛孩子是每個當父母親時會油然而生的天性, 但不應讓溺愛蒙蔽了雙眼,無條件遮掩孩子的過犯, 甚至鼓勵與誇口讚美錯誤的行為。不僅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價值觀, 更讓錯誤的觀念從此深植在心中。當孩子犯錯時, 應適時出手管教孩子,引導他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因此家庭祭壇的觀念非常重要,透過每日陪伴自己的孩子讀經禱告, 不僅能讓神的教訓深植自己心中,更能在孩子幼小時, 培養正確的信仰觀念,同時一起相互為家人禱告、代求, 學習以神為中心的信仰生活。 你們要將我這話存在心內,留在意中,繫在手上為記號, 戴在額上為經文;也要教訓你們的兒女,無論坐在家裡,行在路上, 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11:18-19) by吳宇婷

背叛與迴轉(士十六)

圖片
大利拉說:參孫哪,非利士人拿你來了!參孫從睡中醒來,心裡說:我要像前幾次出去活動身體;他卻不知道耶和華已經離開他了。(士十六 20 ) ​ 自母胎就歸神作拿細耳人的參孫,於出生之前,耶和華的使者向但族人瑪挪亞的妻顯現,要她當謹慎,清酒濃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潔之物也不可吃。不可用剃頭刀剃他的頭。她的母親為了參孫的出生,已謹慎遵守神的吩咐,不沾染酒與不潔物。成為士師後的參孫,依了自己的情慾而喜愛一個婦人大利拉,此時參孫的心已被世俗蒙蔽失了判斷與警覺,覺得他定不會説出所得力量的來源,但他所愛的大利拉天天用話催逼他使他心裏煩悶要死,參孫就將不可用剃頭刀剃頭之事告訴大利拉,殊不知耶和華已離開了他。 當事情未發生前,我們對自己有信心,覺得自己不會跌倒,有著自以爲是的信仰,自信的人會落入自己強處的陷阱,自認決不會做出悖逆神的事;如同耶穌預告彼得,「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而彼得以自己的性命向耶穌保證「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太二十六 35 )。耶穌被抓,最終,在使女詢問彼得下,彼得甚至發咒起誓說「我不認得那個人」。 你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 ─ 你的神,不守他的誡命、典章、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申八 11 )。 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對神丶對人謙卑、不自滿、掏空自己,反覆思考主的話,才有辦法讓主的話住在我們心中,而不會在重要時刻忘了主的話,做了違背神的事。 之後,參孫被抓,剜了雙眼,雖是如此參孫沒有忘記神,在一次非利士人的首領聚集,要給他們的神大袞獻大祭時,參孫求告神賜下力量,並情願與非利士人同死;神應允了參孫,參孫死時所殺的人比活著所殺的還多。即使當下犯了錯,神在等著我們悔改,等著我們回來,神不會離棄人,只有人不守約定,離神而去。就如同彼得回應使女「我不認得那個人」,立時鷄就叫,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迴轉之後的彼得成為在傳福音事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人。 走在信仰的道路上,平時聚會時台上講的例子或聖經的人物,我們都覺得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不會這樣做,過著自以為是的信仰生活,而當某天困難發生時,我們才知道原來內在的自己是這麽的軟弱,也透過了這個困難或是短暫的歧途,使我們得以迴轉,再次歸向神。   耶和華啊,求你轉回搭救我!因你的慈愛拯救我。(詩六4) By 柳文

冤冤相報 ( 士十五 )

圖片
不是要解釋成語典故,而是我對讀完這章的一個深刻感受: 參孫帶著一隻山羊羔要去岳父那裡見妻子卻遭到岳父的拒絕,乍看之下會讓人不解,其實是因為前一章所發生的事—參孫在娶非利士女子為妻的筵席中,給非利士人出了一道謎題並且要求沒有猜出謎底要給出相對應的禮物,因此非利士人絞盡腦汁仍然想不出解答,便威脅參孫之妻-非利士女子向參孫套話,好不容易猜出了謎底卻惹動參孫的怒氣,因他知道是非利士人與自己妻子串通好才猜對謎題的,於是撇下自己的妻子回家去了。  而到了這章,參孫也許想既往不咎的再去見他妻子,但岳父不領情,因已將他的妻子給了參孫的陪伴(同伴),於是參孫再次發怒,在這個麥子已熟且收割後都堆在一起的季節裡,抓了三百隻狐狸,兩個兩個的尾巴綁著,放火燒盡橄欖園,而後就是一連串的「你向我們怎樣行,我們也要向你怎樣行」的戲碼。 看似孩子氣的參孫,卻是神在士師時代一個重要的士師,為了重重打擊非利士人的士氣,因此在這章的前後幾章都能看到誰因什麼事惹參孫發怒,參孫就能輕易地殺了幾百非利士人。因此我想參孫在世的期間,非利士人應該是以倍數在減少吧!可說是不可或缺的戰力。但因為這一切都是出於神,所以他娶了外邦—非利士女子為妻、生氣就拋棄她、而後又跟另外一位妓女在一起、殺人又放火,其實這種種的行為在現今都是神不喜悅的。 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我們的神,因為神必廣行赦免。(賽 55:7) 總結這章,雖然看似非利士人與參孫之間就是反覆報仇的過程,但換作是我們,要原諒一個得罪你的人其實不簡單。我們不像參孫如此火爆,更沒有參孫那種力氣,但我們卻會懷恨在心,聖經中( 約壹3:15 )有提到「凡恨自己弟兄的,就是殺人的。」也許我們對於得罪我們的人還稱不上是恨,但若不努力放下這份「不原諒的心」,難說不會漸漸演變成恨。想想耶穌為了好幾千年後不知道會做什麼讓祂傷心難過的事的我們,釘在十字架上,只為了救我們,只為了教會我們「饒恕」這件事。因此,「若不是出於神,冤冤相報何時了」。 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太 6:15) 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西 3:13) by高語昕 真耶穌教會石牌、天母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hu

願你給我娶那女子,因我喜悅他(士十四)

圖片
他父母說:「在你弟兄的女兒中,或在本國的民中,豈沒有一個女子,何致你去在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參孫對他父親說:「願你給我娶那女子,因我喜悅她。」(士十四3)     神的工人參孫,神在母胎中呼召了他,要他出胎一直到死歸神作拿細耳人(士十三7),拿細耳人也就是離俗歸主的人,清酒濃酒都不可喝,不潔之物不可吃,頭髮不可剪,生活中就是要分別為聖歸與主,但是,這個士師參孫沒有按照神的吩咐去守好他離俗歸主拿細耳人的身分,作了許多不合他拿細耳人身分的事情。      申 7:2-4CUV 7:2 耶和華─你神將他們交給你擊殺,那時你要把他們滅絕淨盡,不可與他們立約,也不可憐恤他們。CUV 7:3 不可與他們結親。不可將你的女兒嫁他們的兒子,也不可叫你的兒子娶他們的女兒;CUV 7:4 因為他必使你兒子轉離不跟從主,去事奉別神,以致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速速地將你們滅絕。     在婚姻的事上更是如此,在亭拿看見一個非利士女子,就要娶她為妻,神曾經藉摩西宣告祂的話語,不可與非選民來通婚,因為會影響他們獨一的信仰,轉去不跟從神,神的怒氣必然臨到,並滅絕他們,這是神對選民保護,對選民的愛,對百姓是這樣的要求,更不用說對一個離俗歸主的拿細耳人了,因此參孫的父親也很清楚知道這點,所以告訴他說為何要去那「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面對父親的提醒,參孫依然故我,看到就想要,也沒有考慮信仰的原則,他喜悅比較重要,神喜不喜悅倒不是這麼地重要。     面對婚姻是隨便的態度,也讓他的婚姻破碎,他也在婚姻這件事上跌倒,不禁思考我們自己的信仰,時下的青年面對婚姻,往往不是以「神是否喜悅這個人」為優先考量,而是以「我喜悅這個人」就好的方向來面對婚姻,這是這個社會目前的風氣,主流思想,若神的選民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忘記了我們就是被神揀選而離俗歸主的屬靈拿細耳人,當我們經過主耶穌藉著聖經啟示唯一的救人方法,也就是洗禮,我們就成了那離俗歸主的人,從這個世界分別出來,倘若父母親是有信仰的人,自己的小孩若像參孫一樣,不將信仰考慮在婚姻當中,也必定是讓父母憂心的,願我們都能 以參孫為鑑戒,看重我們離俗歸主的屬靈身分,作神喜悅的事。      約 8:29CUV 8:29 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他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裏,因為我常作他所喜悅的事。 by劉恩平 真耶穌教會石牌、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

參孫出生(士十三)

圖片
你必懷孕生一個兒子,不可用剃頭刀剃他的頭,因為這孩子一出胎就歸神作拿細耳人。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 (士 13:5) 聖經中最出名的拿細耳人就是士師參孫;在他出生之前,以色列人正經歷第七次悖逆神再向 神悔改蒙拯救的循環。這次 神讓非利士人壓迫他們長達四十年之久,以色列人要獲救必須耐心等候參孫長大。 拿細耳就是歸主的意思(民6:1-21)參孫的母親為了報答 神所給予特別的恩典,願意自孕期開始便執行清酒濃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潔之物也不可吃等等的規範。她就等同作拿細耳人十個月。她的順服跟敬虔使我想起一位長老所作的見證: 早期有一位陳順真執事;屬烏龍教會。她是楊約翰長老的嫂嫂;是一位助產士。常常對貧苦人家不收錢還自費買補品幫產婦作月子;雖然自己不是很寬裕卻很有愛心。許多人被感動來信主。長老自己年輕時也曾受這位長輩的照顧。 有段時間她對於兒子的婚事感到為難,原來婚介介紹的媳婦人選是因為身體孱弱才來信主的,她想外在條件相當優秀的兒子也許會推辭,這樣的話,就不會讓對方覺得是自己反對而感到傷心。不料兒子十分順服;她就禱告明白這是 神美好的旨意就順服接受。於是她決定每天早上為媳婦的健康禁食禱告。不但如此,全家的早餐也由她來準備,洗衣服等粗重的家務都由她來承擔。過了一段時日,她的敬神愛人的好行為得到神的祝福,媳婦的身體不但健壯了也生養幾個子女,一家人和樂融融。就像主耶穌的愛激勵我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要把周遭的人都當作是自己的家人來愛。在無形之中就能把天國的福音傳揚出去。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 4:8) 倘若我們也決志歸向 神;走上成聖之路,除了盡心盡力傳承信仰外;更要彼此互相勸勉好讓我們在愛心、信心上不斷的增長;吸引更多人來歸主。拿細耳人既是一生一世歸主;我們也願全心全意服事 神。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 2:10) 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原文作穿;下同)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西 3:12) by黃靖淳 真耶穌教會石牌、天母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

火燒你的房屋(士十二)

圖片
以法蓮人聚集,到了北方,對耶弗他說:「你去與亞捫人爭戰,為甚麼沒有招我們同去呢?我們必用火燒你和你的房屋。」(士十二1)     聖經當中記載著有一群相當愛計較的支派,神曾藉著抽籤分配應許之地的土地給以法蓮人,以法蓮支派抗議,可以說是不滿意神的安排,並且這個支派又很愛爭功勞,當神的工人基甸制伏了米甸人,以法蓮人出來向基甸抱怨,為什麼沒有招他們一起去爭戰,基甸倒是有說話的智慧,對他們說:「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說完這些話以法蓮人的氣就消了,但是這次不一樣,以法蓮人又再次出來向耶弗他抱怨,因為耶弗他沒有招以法蓮人一起去與亞們人爭戰, 這次語氣更是粗重,說要火燒他的房屋。     充滿血氣的話語,竟然是從被神從萬民中所揀選的人講出來,這實在不應該,表明雖被神揀選,但是依然需要更新,這次遇到耶弗他就沒有這麼客氣了,耶弗他也與他們爭論,更是與以法蓮人爭戰,以法蓮被殺的有四萬兩千人,這場戰役 成為神選民之間的內戰,原因就是從計較加上言語不柔和開始。      箴 15:1CUV 15:1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 15:2CUV 15:2 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     這句智慧的言語可以反映出這場戰役的緣由,雙方都沒有人願意退一步,可以說是情緒性發言,導致戰火一觸即發,這也造成神國度裡的損失,綜觀神選民的爭戰當中,倘若是對外的戰爭,只要他們對神有信心,順服 神的話,沒有打不贏的戰役,但是在選民中間,倘若沒有屬靈的品德,那麼內戰就在當中,也都是從回答不柔和開始。     在現今這個充斥著批評、謾罵,好像每個人都是一個審判官,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樣的思潮有時也會漸漸侵入選民的信仰生活當中,若長期處於這樣批評論斷的環境,也會不自覺地跟著這個世界進入那批評謾罵的氛圍裡,或許物質的火還沒燒到人的房屋,言語已經點燃那熊熊烈火,更可惜的,這會在神的教會當中滋長,形成了內戰,或許最高興的就屬那背後的魔鬼吧。     朋友,當跳脫這樣的的環境,清楚要進入天國言語需要煉淨,純全,倘若我們也感受到這樣的行為不好,卻沒有辦法跳脫,應當向神求聖靈,求到聖靈之後,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神的同在,當我們有這言語的軟弱時,聖靈會在裡面提醒我們,應當改善我們這充滿血氣的口,願我們都能藉著聖靈的幫助,使我們言語純全,將來得以坦然站在主面前。      箴 17:14

對歷史熟悉的耶弗他(士十一)

圖片
耶弗他又打發使者去見亞捫人的王,對他說:「耶弗他如此說,以色列人並沒有佔據摩押地和亞捫人的地。(士十一14-15)     神的工人不一定出生於信仰良好的家庭,但是只要被神呼召,就是神要用的人,聖經當中記載一個人叫做耶弗他,他是妓女的兒子,甚至從小被兄弟趕逐,甚至與匪徒一同聚集,可是這樣身分背景的人,神依然呼召他為士師,來拯救以色列選民,看出神真的是不偏待人,我們的神就是心懷憐憫的神。     過了一段時間,亞捫人來攻打以色列人,原本生長的基列地長老卻來請耶弗他回來與亞捫人爭戰,因為亞捫王要求要將約旦河東從亞嫩河到雅博河的地歸還,耶弗他打發使者告訴亞捫王,清楚地講述約旦河東的這段歷史,來作為談判的方向,從他的表述當中,耶弗他對於神的帶領,以及神如何帶領他們進入迦南地的歷史相當清楚,也因為如此,才能成為與亞捫王談判的「本錢」。     為什麼要讀歷史,因為我們可以從歷史當中學習教訓,不用再多走許多冤枉路,因為心中有神,神以前如何對待人,今日也是如此地對待我們,因此,若我們時常讀這些聖經人物的事蹟,我們就能從當中得到智慧,好的我們學習,壞的我們遠離。      傳 1:9-10CUV 1:9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CUV 1:10 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聖經當中記載了一個王,叫做所羅門,他可以說是所有的人生都體驗過了,他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為自己積蓄金銀等財寶,凡眼睛所求的,心所樂的,沒有禁止不享受的,但是他體會到,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這一切事物若沒有神,一切都是虛空,因此他從歷史當中尋找到意義,寫下這傳道書來勸勉後世的人,要打破「沒有神我也能過得很好」的舊觀念,從歷史當中找到意義,就是人一定要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因為神必審問,若早點從歷史當中看到這點,就不至於走了許多冤枉路了。     親愛的朋友,聖經當中就是記載著許多信神的人的生命見證,他們與我們一樣,將來都會面臨神的審判,他們的事蹟歷史都值得成為我們拜神的方向,盼望我們也都能從這本聖經得著智慧,足以有信心地面對將來神的審判。      傳 12:13-14CUV 12:13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或譯:這是眾人的本分)。CUV 1

耶和華因以色列人受的苦難,就心中擔憂(士十)

以色列人就除掉他們中間的外邦神,事奉耶和華。耶和華因以色列人受的苦難,就心中擔憂。(士10:16)  士師記中,選民對真神的信仰,呈現一種波浪式的規律起伏。 悖逆選民在困苦潦倒的谷底中哀求,神便興起士師拯救,百姓心就轉向神,除掉別神的多重事奉。信仰呈現上揚走勢。但太平得恩惠達高峰時,選民又因不懂珍惜而行惡,信仰又走向苦難的深谷。這種週而復始的規律,到了第十章也不例外。這種「士師在,信仰在;士師亡,信仰亡」的信仰,讓人擔憂。 陀拉的23年(士10:1-2)、睚珥的22年(士10:3),區區45年如同泡沫般短暫的絢麗七彩,便破滅化為幻影。比上信實不變的真神(申7:9)而言,世人算什麼?神竟認識他、顧念他(詩144:3)。 今日的我們在世上有苦難,如置身淵谷,但神叫我們在祂裏面有平安。我們可放心,因為神已經勝了世界(參考 約16:33)。信主蒙召後,神賦予我們多重身分,是被揀選的族類,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參考 彼前2:9上)。各人蒙召的時候是甚麼身分,仍要在神面前守住這身分(林前7:22)。所以要凡事謹慎,忍受苦難,做傳道的工夫,盡我們的職分(提後4:5)。千萬別因我們受的苦難,讓愛我們的天父心中擔憂(參考 士10:16)。 耶和華說:以法蓮是我的愛子嗎?是可喜悅的孩子嗎?我每逢責備他,仍深顧念他;所以我的心腸戀慕他;我必要憐憫他。(耶31:20) by廖家立 真耶穌教會石牌、天母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hurchShipai 天母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_Tianmu/featured

自立為王的荊棘(士九)

有一時樹木要膏一樹為王,管理他們,就去對橄欖樹說:『請你作我們的王。』 橄欖樹回答說:『我豈肯止住供奉神和尊重人的油,飄颻在眾樹之上呢?』 樹木對無花果樹說:『請你來作我們的王。』 無花果樹回答說:『我豈肯止住所結甜美的果子,飄颻在眾樹之上呢?』 樹木對葡萄樹說:『請你來作我們的王。』 葡萄樹回答說:『我豈肯止住使神和人喜樂的新酒,飄颻在眾樹之上呢。』   眾樹對荊棘說:『請你來作我們的王。』 荊棘回答說:『你們若誠誠實實地膏我為王,就要投在我的蔭下;不然,願火從荊棘裡出來,燒滅利巴嫩的香柏樹。』 ( 士師記 9:8-15) 士師記第九章講述了亞比米勒的故事。亞比米勒的母親是基甸的妾 ( 士 8:31) ,是示劍人。基甸死後 ,亞比米勒和他的母舅勸示劍人讓他作王。亞比米勒雇了些匪徒跟隨他,將他弟兄七十人都殺了,只剩下最小的約坦,他躲藏起來而逃過一劫。在眾人推舉亞比米勒做王的時候,約坦跑到基利心山頂上,向眾人說了上面的這段比方。他用橄欖樹、無花果樹、葡萄樹比喻基甸和其它有能力又有智慧的人,他們知道自己在神的安排中的功用,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崗位為王。而亞比米勒就如同荊棘一樣,以為自己能夠蔭庇眾樹,不但欣然接受眾樹立他為王,並且「若是他們不揀選他做王,他就要將利巴嫩的香柏樹都燒滅。」確實是個狠角色。 接著約坦發出詛咒 ( 士 9:16-20) ,提醒眾人他的父親基甸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他們,卻換來這樣「以怨報德」的報償,約坦不求由自己來報應這件惡事,而是發出先知般的預言:「從荊棘發生,燒滅示劍人和米羅欺人,又願火從示劍人和米羅人中出來,燒滅亞比米勒。」 ( 士 9:20) 果然後來亞比米勒與示劍人決裂,攻打示劍城燒死了上千人,自己卻在攻打提備斯時被婦人丟下的磨石打破了頭骨後自殺而死。神讓後來的發展完全應了約坦的詛咒。 亞比米勒的父親基甸被神親自立為士師,尚且明白自己的定位是救百姓脫離敵人的手,而沒有管理百姓的權柄;對比用了殘暴與詭詐,得到自己想要的位置的亞比米勒,他不知神才是以色列人的王,不明白自己的定位,因此自立為王不過三年便被報應敗亡。 我們這世代常鼓勵人要追求成功,卻使人像亞比米勒看不清自己的定位,謀求高位、權柄,好似獲得這些才是成功。我們身為神的子民,不應隨波逐流,當明白我們的主就是救我們靈命的神。求神讓我們知道自己在這人間地土上是

理智不斷線的基甸(士八)

圖片
基甸對他們說:「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以法蓮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強過亞比以謝所摘的葡萄嗎? 神已將米甸人的兩個首領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們手中;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基甸說了這話,以法蓮人的怒氣就消了。(士8:2-3) 基甸與跟隨他的三百人趁勝追擊,追趕那些逃跑的米甸人。這時卻碰到把守約但河渡口的以法蓮人前來邀功,因為他們捉住米甸的二個首領,並將其首級帶到基甸那裡。以法蓮人用驕傲的口吻向基甸說話,大大爭吵說為何沒有招聚他們前來爭戰。看到這裡先來思考,若面對同樣處境,我們作何反應? 也許隨之情緒高漲,向對方回嗆、理論,或是對於這樣無理取鬧的質問已讀不回,但其實可以學學基甸機智靈巧的回答。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15:1)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25:11) 基甸面對這些得了便宜又賣乖的以法蓮人,沒有失了分寸,他清楚明白現在首要目標乃是追趕那餘剩逃跑的米甸人,若是在此耗費時間精力與以法蓮爭辯,豈不錯失將敵人一網打盡的機會,也辜負神施恩拯救的恩惠? 於是,基甸巧妙用比喻謙稱自己所行怎比得上以法蓮,自己軍隊的貢獻也遠不及以法蓮。基甸懂得退讓一步換取和諧,拿掉面子用讚美使怒氣消退,成功解決眼前的對立場面且贏得最後的大勝利,制住米甸人使以色列家恢復太平。 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羅十五1-2)。 在神家裡,各人互為肢體,總要彼此相顧,因為我們是聯於元首基督。每件聖工的完成,是弟兄姊妹們合力將心思意念擺在神面前,並非是某人一枝獨秀造就出來。因此要時時謹慎腳步、警醒禱告,將榮耀歸給神,免得因驕傲自高的心陷入網羅,得罪神。 從以法蓮的心態裡反省,明白我們是神的工人,與神同工的;今日的機會和能力不也是神賜予的嗎?完成了也只是完成神所交付的「使命」而已,是本份、是該作的。面對屬靈戰爭,在神的家裡應是不分你我、同舟共濟,有人禱告守望、有人上場作戰,竭力作工不偏左右向著標竿直跑,將來帶著作工的果效到神面前領獎賞、得冠冕。 從基甸的智慧上學習,內憂外患的處境,如何靠神勝過是我們時常面對的課題,但保羅勉勵我們,同靈間不可爭競,當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追求與眾人和睦的心,用愛心為那軟弱、缺乏的禱告,存心忍耐堅固彼此。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

基甸裁軍(士七)

圖片
耶和華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現在你要向這些人宣告說:『凡懼怕膽怯的,可以離開基列山回去。』」於是有二萬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萬。(士七2-3)     神呼召了他的工人基甸,要他帶領百姓去打敗米甸人,面對龐大米甸大軍十三萬五千人,基甸的兵只有三萬兩千人,差距懸殊,但神的作為不是增兵,而是裁軍,甚至到了後面只剩三百人,神很清楚地說明用意,免得以色列人向神誇大,將榮耀歸給自己,神要使百姓知道戰勝米甸人是專靠神的能力。     根據摩西律法,懼怕的可以回去(申二十8),因為懼怕會傳染,影響士氣,產生致命的後果,面對困難的爭戰,神要用的人必須信心十足,神也藉著這些人對神的信心,彰顯他的大能,即使人少,但是每個人若都有對神強烈的信心,神就能從當中得著榮耀。     在教會的經驗當中,屬靈的爭戰最明顯的就是趕鬼工作,趕鬼工作需要許多人禱告,大有信心才能去趕鬼,倘若有人懼怕的,就會要他留下來,因為這會影響趕鬼的信心,並不是人多就能得勝的。      士 7:5-6CUV 7:5 基甸就帶他們下到水旁。耶和華對基甸說:「凡用舌頭舔水,像狗舔的,要使他單站在一處;凡跪下喝水的,也要使他單站在一處。」CUV 7:6 於是用手捧著舔水的有三百人,其餘的都跪下喝水。     凡用舌頭舔水,像狗舔的,毫無警慎的心,用手捧著舔水的,機警警慎,隨時防備敵人的偷襲,這也看出神要用的人工人,不但要無所畏懼,大有信心,更需要有個警慎的心,深怕一時的放鬆,就讓敵人有機會攻擊了,這也是神選工人的一個關鍵,面對強大屬靈的敵人,更需要有這些「菁英」,大有信心,毫無畏懼,警慎機警。     面對人數這麼大的差距,基甸只能倚靠神,不能倚靠戰術、武器或策略。有時人總是軟弱,當教會事工興旺發展時,不小心就會誇耀自己的能力,將榮耀歸給自己,若不自覺,就在事奉當中產生酵,後來卻變成阻礙聖工的發展,值得我們每一位讀者彼此提醒,也使我們都能謙卑在神的能力之下,專心倚靠神。      亞 4:6CUV 4:6 他對我說:「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by劉恩平 真耶穌教會石牌、天母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hurchShip

基甸的蒙召(士六)

圖片
  基甸說:主啊,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現在他卻丟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裡。(士 6 : 13 ) 基甸是亞比以謝族人約阿施的兒子。亞比以謝是瑪拿西的後裔,在聖經中又稱為伊以謝(民 26 : 30 )。在當時,因為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因此神將他們交在米甸人手中七年。米甸人是源自於亞伯拉罕與妾基土拉所生的第四位孩子(創 25 : 2 ),他們居住之處位於約旦河東的曠野,鄰近以色列人居住的迦南地。在這七年中,米甸人聯合其他敵人毀壞以色列人的食物,牛、羊、驢這些當時賴以維生的動物也一併奪去,可以想像他們的處境必然是苦不堪言。在這樣的困境中,神揀選基甸來帶領選民脫離米甸人的手。從基甸向神使者的回應,可以看出他聽聞過耶和華在他列祖身上顯出的奇妙作為。 耶和華觀看基甸,說:「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基甸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士 6:14-16 ) 對照以色列人當下的處境,一樣處在強敵的壓迫下,因此他們迫切的期待神的拯救。基甸被召之時,他回答:「自己的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在當下,基甸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回應神的呼召,但他並沒有選擇逃避,而是求神給他證據以加強他的信心,並讓他知道所得到的訊息是來自於耶和華;神答應的他的請求,基甸也用實際的行動來回應神的呼召,在神差派的事上專心依靠神。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  4:14-16 ) 在生活中,我們或許只是一名普通人,沒有名氣與顯赫的背景,當神的呼召臨到我們時,我們是否願意用信心及行動回應神的呼召呢?就像在聖工的事上,雖然我們常常覺得自己能力不足,但靠著禱告與祈求,神必會加添所需的能力給祂的工人,而完成後的結果往往超出我們預期的美好。 基甸在耶和華所指示的事上,並不靠自己

流便的溪水旁(士五)

圖片
以薩迦的首領與底波拉同來;以薩迦怎樣,巴拉也怎樣。眾人都跟隨巴拉衝下平原;在流便的溪水旁有心中定大志的。你為何坐在羊圈內聽群中吹笛的聲音呢?在流便的溪水旁有心中設大謀的。(士五15-16)     士師記第四章談到女士師底波拉藉著從神來的話語呼召巴拉,也藉著有信心的工人雅億打敗了耶賓王的將軍西西拉,第五章是底波拉之歌,雖然得勝,卻也看到當時百姓的軟弱與遠離神的心。     現代中文譯:但流便支派意見分歧;他們猶豫不定。他們為什麼逗留在羊群後面,要聽牧人呼喚群羊嗎?是的,流便支派意見分歧;他們猶豫不定。與16節你為何坐在羊圈內聽群中吹笛的聲音呢,前後對仗。     他們對這次戰役漠不關心,過牧人休閒的生活,心中猶豫不定,沒有參與戰事,或許是因為流便支派在約旦河東,這場戰役在約旦河西,距離相對較遠就不過河幫助了,但也反映出當時的百姓只顧自己目前的生活,疏忽了對落在患難中的弟兄姊妹的幫助。      士 5:8CUV 5:8 以色列人選擇新神,爭戰的事就臨到城門。那時,以色列四萬人中豈能見盾牌槍矛呢?     當時百姓的信仰狀態,選擇新神,沒有拜耶和華獨一真神,因此神興起敵人來攻擊他們,落在迦南王耶賓手中,雖然打敗了他的將軍西西拉,但也看到當時的信仰是多麼遠離神,因為疏於正確敬拜神的方式,信心漸漸軟弱,對自己同靈的關心就自然會減退,這都是相輔相成的,神的團體是否有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將會影響神的百姓參與關懷的事。      腓 2:2-4CUV 2:2 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CUV 2:3 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CUV 2:4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使徒保羅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信徒,要維護教會的一體,不可分割,要達到如此,必須人人謙卑,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模式,但是在神的團體當中,因著我們恢復拜神的方式,修復了我們與神的關係, 我們願意放棄那只顧自己的生活,謙卑自己,彼此相顧,願我們都能以流便的溪水旁為鑑戒,在這看似人與人越來越冷淡的世界,仍然願意犧牲自己去照顧患難當中的同靈。      林後 11:29CUV 11:29 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 By劉恩平 真耶穌教會石牌、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

女士師底波拉(士四)

有一位女先知名叫底波拉,是拉比多的妻,當時作以色列的士師。她住在以法蓮山地拉瑪和伯特利中間,在底波拉的棕樹下。以色列人都上她那裏去聽判斷。(士四4-5)     士師是神興起來拯救百姓的人物,可說是神的選民戰勝仇敵的英雄人物,不同的士師有神不同的計劃,有些士師是出勇力,有些士師是出腦力,表明神所用的人有不同的恩賜,也從士師這事上看出神的憐憫,以及神對百姓不放棄的愛。      神所興起的士師,都是男人,惟有底波拉以女子身分被神呼召,身兼士師與先知之職,表明神所用的人不分性別,神用男人,也用女人,大部分興起的士師是具備勇力,帶領百姓去攻打敵人,而底波拉是神話語的代表,她有從神而來的啟示,因此可以告訴巴拉去攻打耶賓的將軍西西拉,並有神所賜的智慧,以色列百姓都上到她那裡去聽判斷,表示她秉公行事,是個有智慧的女士師,看出神重用的人,不分男女。     聖經很特別地記載:「是拉比多的妻」,她是已婚的人,丈夫雖然默默無聞,但她仍然忠於丈夫,沒有忽略對家庭的照顧,處理家務也沒有妨礙到她的事奉,這更是她的智慧。      創 5:21-22CUV 5:21 以諾活到六十五歲,生了瑪土撒拉。CUV 5:22 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神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養女。     聖經當中記載一個人名叫以諾,他在六十五歲時調轉人生的腳步,與神同行三百年,之後被神接去沒有經過死亡,令人羨慕,這就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在世界上要想通的時間點,人生的目標最重要就是與神同行,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但以諾並非放棄家庭與神同行,聖經說生兒養女,表示他帶著家庭與神同行,如此事奉,好得無比。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對事業的追求,忽略了對家庭的照顧,或者是對事業或家庭的忙碌,而失去事奉神的機會,底波拉她的生活以神為中心,時常有神的話臨到她,也可以藉神的話給予百姓方向,也沒有因此放棄她的家庭,這就是以神為中心的信仰生活,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效法底波拉的信仰榜樣,大有信心地在這黑暗的世代復興神的作為吧!      太 6:24CUV 6:24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是財利的意思〕      太 6:33CUV 6:33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by劉恩平 真耶穌教會石牌、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

避免惡性循環的秘訣_被聖靈充滿(士三)

耶和華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那不曾知道與迦南爭戰之事的以色列人,好叫以色列的後代又知道又學習未曾曉得的戰事。(士三1-2) 這裡記載似乎是神「主動」留下這幾族,為要磨練他們戰爭的技巧。事實上,卻是以色列人不願完全趕出迦南七族的悲慘結果。士師記,似乎是一部記載屬神的子民,千古以來難以避免的信仰堅強與軟弱之間的惡性循環:恩典-軟弱-責罰-悔改-拯救-恩典.......。見證分享中最常見的內容,經常是「被神管教」的見證,但是在每一次的被管教之後,我們是否真的能完全脫離這樣的歷史?歷史的教訓,就是人類往往不會記取教訓。 慈愛的主耶穌知道我們的軟弱,差遣保惠師聖靈,要來幫助我們脫離這個惡性循環。 「我還與你們同住的時候,已將這些話對你們說了。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太十四25-26) 這裡說得到聖靈的人,聖靈要將一切的事指教我們,也就是在快要做出錯誤的事、走進錯誤的路之前,聖靈就會提醒我們。所以使徒保羅現身說法這麼說: 「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這樣看來,我以內心順服神的律,我肉體卻順服罪的律了。」(羅七24-25) 他在這裡告訴我們:靠自己要成聖,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在已經受了聖靈之後,才發現原來人只能靠聖靈得勝。 今天也有許多主內兄姐已經在真耶穌教會得到聖靈了,可是,還是會軟弱,原因是什麼?讓筆者來說一個故事: 人的心,好像一棟別墅有十二個房間。我們,就是裡面的主人。 有一個人,正當他隨心所欲整理好他的房子之後,坐在一樓客廳悠閒地欣賞著。這時,外面傳來敲門聲。他問:「誰啊!」,敲門的人不回應。他又再問一次,還是沒有回應。於是好奇的他,偷偷開個門縫看個究竟。沒想到竟是一個烏漆麻黑的魔鬼,牠的力氣很大,一把推開大門衝進來,把這個十二個房間的別墅弄的亂七八糟,該打壞的也都打壞了。魔鬼滿意了,就揚長而去! 這位主人,只好辛辛苦苦地整理。等到整理差不多了,又有人來敲門。主人不疑有他,再次探頭看看是誰一直敲門,沒想到真的又是魔鬼,因為牠食髓知味,這次帶來同伴,結果可想而知,比上次更淒慘! 主人整理到精疲力竭,好不容易整理到稍微像樣,沒想到,又傳來敲門聲。不同以往,這聲音溫柔、緩慢,不像之前的急促、粗暴。他問:「誰啊!不說話我不開門喔!」「我啦!耶穌啦!你

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士三)

耶和華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那不曾知道與迦南爭戰之事的以色列人,好叫以色列的後代又知道又學習未曾曉得的戰事。(士三 1-2 ) ​ ​ 在士師記三章的一開始,提到以色列的後代有「未曾曉得的戰事」,但根據聖經的紀錄,以色列民進入迦南地之後,他們並沒有一次性地將所有居民趕出、除滅,因此他們仍在迦南地上爭戰許久,換句話說,戰事應當是以色列人時常掛心的事情,那怎麼還有需要知道跟學習的戰事呢? ​ 既然這個「戰事」是需要知道跟學習的,就說明這「戰事」跟一般的戰事是不一樣的,差別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可以來看看以色列人第一次進入迦南地的戰爭 ── 耶利哥城的戰役。 你們的一切兵丁要圍繞這城,一日圍繞一次,六日都要這樣行。七個祭司要拿七個羊角走在約櫃前。到第七日,你們要繞城七次,祭司也要吹角。他們吹的角聲拖長,你們聽見角聲,眾百姓要大聲呼喊,城牆就必塌陷,各人都要往前直上。(書六 3-5 ) ​ 在約書亞記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神吩咐以色列人要繞城七日,之後耶利哥城的城牆就會自行塌陷。對那時以色列人來說,這是一件可信的事情,因為在曠野上所磨煉的四十年裡,神已經一步步地建立起他們的信心,使他們完全信服神的能力。換句話說,以色列人用了四十年才知道跟學會,要戰勝敵人,需要的不是他們的能力,而是需要單純信靠神。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以色列民在執行神的吩咐時,開始出現偏差,同時也出現了不認識神的世代。 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士二 10 ) 這些不認識神的以色列民,與未被滅絕的迦南民混居,並且轉向侍奉他神,導致耶和華的憤怒,因此不將迦南地剩餘的民交在以色列人的手裡。 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他說:因這民違背我吩咐他們列祖所守的約,不聽從我的話,所以約書亞死的時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從他們面前趕出,為要藉此試驗以色列人,看他們肯照他們列祖謹守遵行我的道不肯。這樣耶和華留下各族,不將他們速速趕出,也沒有交付約書亞的手。(士二 20-23 ) ​ ​ 至此,以色列民在迦南地的戰爭陷入瓶頸,在士師記的記載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們被交在某某王手中,但這些戰事的發生,本意是要讓以色列的民回轉歸向神,神要使這些以色列民在戰事中,重新學習信靠順服的道理。 所以在士師記的第三章,我們可以反

以色列離棄神的慘痛教訓(士二)

圖片
耶和華的使者從吉甲上到波金,對以色列人說:我使你們從埃及上來,領你們到我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之地。我又說:我永不廢棄與你們所立的約。(士二: 1 )   士師記第二章一開始,耶和華的使者來到波金提醒以色列人:神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進入應許之地,且永不廢棄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遺憾的是,以色列人離棄了神,反覆的信仰循環模式在士師時代上演。士師在世時,以色列人都事奉耶和華,士師死後,外邦興起,以色列人便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的耶和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轉而事奉諸巴力,叩拜別神,引神發怒,最終憤怒的神就把他們交在仇敵面前,極其痛苦的以色列人因受欺壓向神呼求,神就興起士師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脫困後的以色列人並未因此悔改歸向神,反而再次離棄神。 以色列人在士師時代歷經了七次興衰,「頑梗悖逆」應足以形容當時的以色列人。反觀今日,在這樣末日的世代,你我的生活日常當中,是否也曾反覆發生這樣的惡性循環?世上有太多的試探與誘惑,誘使我們犯罪。這讓我想到聚會結束的禱告,領會者有時會領會眾一起背誦主禱文。原來主禱文中向神祈求「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是如此的重要。 聖經中的話語,讓我們明白神的誡命,讓我們記取過去的教訓。身為信徒,不可效法以色列人:別的世代興起,就不知道耶和華,就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我們有教養下一代認識神、愛神、順服神的責任,我也是當了母親之後,才懂得父母的艱難。但願我能留給孩子的是能陪伴他們漫漫人生的美好信仰,也希望他們能夠緊緊抓住神的手。 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他必使你超乎天下萬民之上。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你在城裡必蒙福,在田間也必蒙福。你身所生的,地所產的,牲畜所下的,以及牛犢、羊羔,都必蒙福。你的筐子和你的摶麵盆都必蒙福。你出也蒙福,入也蒙福。「仇敵起來攻擊你,耶和華必使他們在你面前被你殺敗;他們從一條路來攻擊你,必從七條路逃跑。在你倉房裡,並你手所辦的一切事上,耶和華所命的福必臨到你。耶和華你神也要在所給你的地上賜福與你。(申 28 : 1-8 ) 如此至美至好的承諾與約定,又怎能不留給下一代呢?! By  簡伶怡   真耶穌教會石牌、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ttps://www.youtube.com/c/TJChurchShip

沒有趕出當中的居民(士一)

約書亞死後、以色列人求問耶和華說、我們中間誰當首先上去攻擊迦南人、與他們爭戰。(士 1:1 ) 約書亞死後,以色列人還會求問耶和華,耶和華也會回應百姓的詢問,約書亞記最後講到以色列人不只表明甚至立約要事奉神,並且在約書亞以及認識耶和華的長老們還在的時候,事奉著耶和華 ( 書 24:31) ,以色列人預備好要領受應許之地的福氣;然而在進入迦南地安居之後,靈命卻失去了動力,對信仰不再投入,約書亞和眾長老過世以後,以色列領導層真空,陷入無政府狀態,百姓在應許之地不但享受不到自由繁榮的生活,反而進入民族歷史的黑暗時代。 便雅憫人沒有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仍在耶路撒冷與便雅憫人同住,直到今日。(士 1:21 ) 瑪拿西沒有趕出伯善和屬伯善鄉村的居民,他納和屬他納鄉村的居民,多珥和屬多珥鄉村的居民,以伯蓮和屬以伯蓮鄉村的居民,米吉多和屬米吉多鄉村的居民,迦南人卻執意住在那些地方。(士 1:27 ) 以法蓮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於是迦南人仍住在基色,在以法蓮中間。(士 1:29 ) 西布倫沒有趕出基倫的居民,和拿哈拉的居民,於是迦南人仍住在西布倫中間,成了服苦的人。(士 1:30 ) 亞設沒有趕出亞柯和西頓的居民,亞黑拉和亞革悉的居民,黑巴、亞弗革與利合的居民。(士 1:31 ) 拿弗他利沒有趕出伯示麥和伯亞納的居民,於是拿弗他利就住在那地的迦南人中間,然而伯示麥和伯亞納的居民,成了服苦的人。(士 1:33 ) 接下來短短的幾節經節,卻開始話鋒一轉,描述了大半支派沒有貫徹約書亞的遺訓:將那地的居民趕出去 ( 書 23:5) 。不完全除去惡,往往帶來悲慘的結局,我們必須小心,切勿與罪惡妥協。士師記講到以色列百姓犯罪,以及犯罪的後果,再輕的罪都會波及全體,從亞干貪愛美好的衣服與金銀開始,到如今沒有趕出當地的居民,輕率疏忽的代價,便使全體陷入罪中;簡單地說,以色列人的靈性急轉直下的原因是罪 --- 個人的罪、民族的罪。不願完全順服神,不肯把當地的仇敵殲滅,後來甚至與當地人通婚並拜偶像,各人任意而行,為所欲為。 不久之後,以色列人便被仇敵欺壓,他們在痛苦中祈求神拯救;神因憐愛百姓,就興起士師來拯救他們,以色列人才得享安寧。可是他們好了傷疤忘了疼,不順服神,開啟了另一個循環。讀士師記,除了了解士師的英雄事蹟,也要留心他們倚靠神的過程以及對神命令的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廿四)

若是你們以事奉耶和華為不好,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是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事奉的神呢?是你們所住這地的亞摩利人的神呢?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廿四15)     信仰可說是一個人認識神之後,漸漸形成的生活模式,每一個人認識真神的時間點也不一樣,有些人是在人生走投無路時才找到真神,有些人是在尋找人生的答案時找到真神,更有些人是因父母親或是長輩從小就將真神的信仰介紹、傳承給他們,但無論如何,這都告訴我們,神的神性和永能是明明可知的,每個人在一生當中都要能夠把握機會來認識這位天上的真神。     聖經當中的約書亞是神所揀選屬靈的領袖,當他人生走到盡頭時,他告訴這些神的百姓:「我現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書廿三14),因此勉勵百姓將來一定要敬畏真神,回顧當時神如何從柏拉大河外領他們離開那外邦之地,遠離他們不拜獨一真神的信仰,現在進入神所賜的迦南美地,是神的恩典,約書亞不僅勉勵百姓, 他更是以身作則,宣告他和他家必定事奉耶和華真神,表明他一生的信仰,也表明他對他後裔的期許,只有獨一的真神。      徒 16:29-31CUV 16:29 禁卒叫人拿燈來,就跳進去,戰戰兢兢的,俯伏在保羅西拉面前;CUV 16:30 又領他們出來,說,二位先生,我當怎樣行纔可以得救。CUV 16:31 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聖經當中記載一個禁卒,也就是管理監獄的人,他曾經在信仰上走投無路,一次地大震動,監牢立刻全開,眾囚犯的鎖鏈也都鬆開,禁卒一醒,看見監門全開的畫面,以為囚犯都逃走,準備拔刀自殺,但是神的恩典就在此時向他顯明,囚犯沒有逃出去,神安排兩個工人保羅與西拉在監獄裡面竟然還可以唱詩,也沒有逃跑,看到這種生命力,明白這一定出於神,因此謙卑地詢問當如何得救的問題,不僅僅是禁卒自己,這恩典也臨到他的家庭,因此他們全家就接受了赦罪的洗禮,都很喜樂。     這寶貴的信仰不能只有自己獨得,更是要一代又一代傳下去,更是要以「家」為單位,全家都來事奉獨一的真神,正在閱讀此文章的你,我們真的誠心邀請,把握時間接受主耶穌寶血的洗禮, 一起來事奉敬拜這獨一的真神,更是我們的同靈們,全家信主是我們的目標,全家保守在主裡、事奉神,就是我們一生的標竿,約書亞記以信仰的傳承作為全卷的結束,盼望我們所有讀者,將這寶貴的信仰守住,遵行神的道,願我們人人都能像約書亞一樣:「至於

不偏左右,定睛耶和華我們的神(書廿三)

你們要大大壯膽,謹守遵行寫在摩西律法書上的一切話,不可偏離左右。不可與你們中間所剩下的這些國民攙雜。他們的神,你們不可提他的名,不可指著他起誓,也不可事奉、叩拜;只要照著你們到今日所行的,專靠耶和華─你們的神。(書23:6-8) 照著神所應許、承諾的話,神使新一代的百姓進入迦南美地,過程中經歷過約但河乾地(書三章)、戰勝迦南各國(書六~十二章);回過頭看,這些過程真是神蹟啊 !若不是神做以色列百姓的元帥,原為埃及奴隸的百姓誰有信心能在鞋不穿破、腳不走腫的四十年中順利穿過乾熱的曠野 ? 誰有把握能打敗比自己高好幾十公分的亞衲族人、堅固城壘保護的迦南各城 ?誰能一路細心呵護將以色列百姓捧在懷裡進到迦南地? 耶和華你們神所應許賜福與你們的話沒有一句落空,都應驗在你們身上了。(書23:14 )  神是公義、慈愛的,神會保護祂的小羊,但是只保護謹守遵行祂誡命的小羊。 摩西、約書亞在做領袖、傳承職位時都再三叮嚀「應當謹守遵行神的話」: - 早在百姓出埃及時神已經先吩咐摩西將來不可同迦南族人跪拜偶像,應當遵行神的話,神必將敵人剪除( 出23:22-33 )。 - 摩西臨終前向約書亞所吩咐要警戒與遵行律法上的一切話,這關乎生命,你們必因此靠著神帶領日子得以長久( 申 32:44-47 )。 - 最後同樣在約書亞臨終前仍再三囑咐要謹守遵行,不可事奉跪拜別神、不可與迦南族攙雜,應該專一靠神,不偏左右( 書23:6-8 )。 神只保護謹守遵行祂誡命的小羊,聰明的羊應當聽牧人的聲音,不偏左右,相信牧人準沒錯 ! 跟著牧人絕對有草吃、有水喝,雖然路上可能會遇到樹木葉子干擾、野狼的攻擊,但是只要跟著牧人的聲音走,最終一定能找到那可安歇的水邊。 曾經膽小的約書亞,神親自堅定的向他說:「你當剛強壯膽,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1:6-9),這時約書亞選擇起來! 因為他體驗到神的愛,因為他從老師摩西身上看見神帶領百姓走過曠野的恩典,一生追隨神,不偏左右。眾民起來! 生命唯一得救的方式就是受洗進入羊圈,學習摩西、約書亞聆聽牧人的聲音,謹守遵行神的吩咐,專一愛主定睛在神身上。 神說:因為他專心愛我,我就要搭救他;因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處。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貴。我要使他足享長壽,將我的救恩顯明給

證壇中的一體(書廿二)

乃是為你我中間和你我後人中間作證據,好叫我們也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平安祭,和別的祭事奉他,免得你們的子孫日後對我們的子孫說,你們與耶和華無分了。』所以我們說:『日後你們對我們,或對我們的後人這樣說,我們就可以回答說,你們看我們列祖所築的壇是耶和華壇的樣式;這並不是為獻燔祭,也不是為獻別的祭,乃是為作你我中間的證據。』(書廿二27-28)      當神的百姓打完七年戰爭之後,有兩個半支派的人回到約但河東,因為他們已在約旦河東有了產業,但這二支派半的人聯合起來,在約但河邊築起一座壇來,這壇看著高大(廿二10),在約但河西的其他支派的人一聽見這事就立即聚集在示羅,準備前去攻打他們。在這緊張的時刻,九支派半的人推派以祭司非尼哈為首的一個代表團,先前往河東勸說,了解他們所要做的事,後得知他們的本意,並非要離棄真神另外去拜別的神,而是要以這壇作為證據向世世代代的子孫宣示,約但河兩邊的百姓均同為亞伯拉罕的子孫原是一家人。代表團認同這事為美並向其他支派解釋,化解兄弟鬩牆之危機。眾人把這壇取名叫證壇。      申 12:13-14CUV 12:13 你要謹慎,不可在你所看中的各處獻燔祭。CUV 12:14 惟獨耶和華從你那一支派中所選擇的地方,你就要在那裏獻燔祭,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     神曾在申命記囑咐選民,要在神所揀選的地方獻祭,為什麼這麼麻煩?因為每逢神的節期時,百姓必須從各地方回來到神所揀選的地方聆聽神的律法,維護同一個拜神的模式,免得百姓因為分散到各地,效法當地外邦人拜神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偏離了神,而這個選擇是屬於神,神只揀選了一個地方,教導同一個真理,好讓他們子子孫孫都能用這同一真理來敬拜神,不能隨意更改拜神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約旦河西的選民聽到約旦河東的百姓自己設立一個壇就氣得跳腳的原因,因為要維護選民的一體性。      林後 11:4CUV 11:4 假如有人來,另傳一個耶穌,不是我們所傳過的;或者你們另受一個靈,不是你們所受過的;或者另得一個福音,不是你們所得過的;你們容讓他也就罷了;      林後 12:18CUV 12:18 我勸了提多到你們那裏去,又差那位兄弟與他同去;提多佔過你們的便宜麼;我們行事,不同是一個心靈麼;〔心靈或作聖靈〕不同是一個腳蹤麼;     使徒時代的教會只有一個,許多使徒到各地建立神的這一個教會,會以地區性來稱呼那個地方神的教

利未人的產業(書廿一)

利未人在以色列人的地業中所得的城,共四十八座,並有屬城的郊野。(書廿一41)     神賜福利未人, 利未支派雖分散,在弟兄們的地業中得產業,但累計所得之城邑,共有四十八座之多,除猶大支派(書十五20~62)及瑪拿西支派比他們多之外,其餘各支派都是較少的(書十三29-30),能夠成為利未人,應當要相當感恩,因為這是不配得的恩典。      民 18:21CUV 18:21 「凡以色列中出產的十分之一,我已賜給利未的子孫為業;因他們所辦的是會幕的事,所以賜給他們為酬他們的勞。     為什麼利未人能得到這麼多的產業,因為讓以色列人奉獻的十分之一賜給利未子孫,倘若百姓能夠有信心看重為主服事的人,想必利未人也會更認真來為主做工,如此一來就是良性循環,也唯有良性的互動才能使百姓的信仰復興。神揀選利未人代替一切頭生的以色列人,雖被分散到各地,但是神不會虧待專心事奉他的人,看似沒有自己的產業,但是背後卻是數不盡 的恩典,豐盛的產業。      可 10:29-30CUV 10: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兒女,田地。CUV 10:30 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     為了福音的緣故,在世界上有些事情必須撇下,看似犧牲,卻是滿滿的福氣,這就是神要考驗我們的信心,並不是為了福音斷掉了一切與家人的關係,而是願意將福音放在人生的首位上,明白沒有什麼事情比耶穌、主的福音更重要了,那麼 今生得百倍,來世得永生的福氣必定為我們存留。     有時候為了信仰需要作出選擇,聖經當中記載了一個人名叫彼得,在還沒有真正認識耶穌以前是個漁夫,但是在一天整夜打魚卻打不著魚的情況下,他聽了耶穌的指示,將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因著相信耶穌的話,彼得就下網打魚,想不到卻打了兩隻船的魚上來,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如罪人一般,倘若沒有神,就沒有生活所需用的,因此,這樣的人,主耶穌親自呼召他,並且應許他以後要得人如得魚,因此彼得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     從世人的角度看,沒有生活哪有時間追求信仰,但從神的角度看,沒有信仰,沒有生活,因為信仰就是生活,或許來世得永生我們現在看不到,若不把握時間認識神,會失去許多今世得百倍的福氣,願意奉獻一生來跟隨主的,聖經中的應許決不落空,主必將豐盛屬地屬天的

分定逃城(書二十)

  耶和華曉諭約書亞說:「你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要照着我藉摩西所曉諭你們的,為自己設立逃城。 ( 書 20:1-2) 有關逃城的設立,可參考民數記 35 章 9-28 節、申命記 19 章 1-13 節。 約書亞帶領著新一代的以色列民,走入應許之地,神曉諭約書亞要照著「藉摩西所曉諭你們的」,這是信仰的傳承與接棒。 他要住在那城裏,站在會眾面前聽審判,等到那時的大祭司死了,殺人的才可以回到本城本家,就是他所逃出來的那城。 ( 書 20:6) 逃城就是個避難所、庇護所,是個可以被接納的地方,是耶穌的懷裡,也是真耶穌教會。有機會能夠進入逃城,就要脫離本城本家過新的生活,對於這些想要進入逃城(教會、團契)的人,我們理當接納他們,就像主耶穌接納我們一樣。 那殺人的要逃到這些城中的一座城,站在城門口,將他的事情說給城內的長老們聽。他們就把他收進城裏,給他地方,使他住在他們中間。 ( 書 20:4) 有關逃城的說明,與民數記、申命記所記載不同之處,這裡記載了「那殺人的」所要做的事 - 「將他的事情說給城內的長老們聽」,說出自己「無心而誤殺人」的過錯,如同我們跪在施恩座前,承認自己的軟弱,軟弱也可說是蒙恩的轉折點,是獲得祝福的關鍵。何時軟弱,何時就可以得剛強(林後 12 : 10 ),接受生命中的弱點,讓神的恩典在我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 12 : 9 )。 已經進入逃城的我們,可能也有令自己感到安全的團契,在這樣的避難所裡,我們有沒有將我們的軟弱「說給城內的長老們聽」,適當的揭露、分享自己的軟弱,讓團契的肢體將我們「收進城裡」,接納我們互為肢體,一起面對軟弱同承生命之恩。 曾有耳聞不常參與團契聚會的兄姊,聚會後快閃,偶爾在教會門口才有機會關心寒暄幾句,而私下聽到他們說「教會沒有愛心」,著實會感到可惜,如果能夠多一點的參與、多一點的互動,讓我們有機會走進彼此的生命,在聚會聽道之餘,能有更多的分享與反思,願意彼此服事、互相幫補,在信仰中彼此分擔,互相扶持與成長,一起學習「信仰陪伴」、「彼此接納」、「生命影響生命」的功課,這樣的教會生活是多麼的美好、喜樂滿足啊!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 腓 2:5) 在基督裏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原文有團契之意),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

以身犯險的迦勒與以身作則的約書亞(書十九)

以色列人按著境界分完了地業,就在他們中間將地給嫩的兒子約書亞為業,是照耶和華的吩咐,將約書亞所求的城,就是以法蓮山地的亭拿 ‧ 西拉城,給了他。他就修那城,住在其中(書十九: 49-50 )。 在最後約但河西的分地中 , 約書亞就派人進行田野調查、繪製地圖,使得剩下七個支派得以在示羅會幕門口,耶和華面前,拈鬮分完所有的地業。值得省思的是 , 當年窺探迦南 , 獨排眾議 , 報好消息的唯二好探子 — 迦勒和約書亞,他們選了什麼地呢?從約書亞記 14 章和 19 章記載:迦勒是約但河西分地中最先挑選的;他沒有選擇容易攻佔或上好的地段,而是一塊險地 — 亞衲族最偉大的人物亞巴所在的地方 — 基列亞巴,就是後世有名的希伯崙(書十四);而約書亞則是約但河西中最後挑選的,他選擇以法蓮山地的一座城,叫做亭拿西拉,這城的名字是「剩下的部分」,是以法蓮人抱怨樹林太多又有強盛敵人的地方(書十七 14-18 )。 首先挑地的迦勒,與最後選地的約書亞,一個以身犯險,選擇進攻最危險且可怕的亞衲族人(巨人)所在之地;一個以身作則,雖然身為統帥,卻絲毫不自私,挑人家所剩下的,開墾最爛的地段。從這兩人的選擇,就可看出他們真是不簡單,難怪是全以色列人中唯二走過紅海、窺探過迦南地,並一路憑著信心踏入迦南地的領袖人物。這也是為何四十幾年來他們能在神與百姓面前屹立不搖,仔細觀察他們說過的話、走過的路,以及所選擇的地,我們可以反思今天在教會中的領袖需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在他們的身上我們又有什麼值得學習和效法的?無論是一個班的班負責或是台灣的總會負責人,我們是否能如他們倆般的謙虛,有信心,對神忠心,不貪功,不自私?成為好的領頭羊,在羊群中盡到餵養、牧養的義務,如同彼得長老所言: 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彼前 5 : 1-3 ) 期盼我們都能學習迦勒專心跟從耶和華以身犯險的信心和約書亞以身作則的榜樣,在教會這羊圈中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 10 : 24 )! 效法「牧人」主基督的樣式,定睛在他身上,努力奔跑天國永生的道路! by 陳雅憫 真耶穌教會石牌、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石牌教會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