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尊重真神而衰微(代上七)

以薩迦的兒子是陀拉、普瓦、雅述、伸崙,共四人。 便雅憫的兒子是比拉、比結、耶疊,共三人。 拿弗他利的兒子是雅薛、沽尼、耶色、沙龍。這都是辟拉的子孫。 瑪拿西的兒子亞斯列是他妾亞蘭人所生的,又生了基列之父瑪吉。 以法蓮的兒子是書提拉;亞設的兒子是音拿、亦施瓦、亦施韋、 比利亞,還有他們的妹子西拉。(參代上 7:1、6、13- 14、20、30) 歷代志上第7章的40節裏,就描繪6個支派, 甚至拿弗他利支派只有1節經文;反觀6、 8章分別用81節和40節經文說明一個支派,主因可能是在被擄時期,無相關的資料; 也有可能在異鄉,毫無屬靈追求:守安息日,過逾越節, 建立祭壇等。經文數的明顯落差,看得出尊重真神的利未支派, 同樣受到神的重視。 回顧民數記第1、26章的第一、二次數點百姓( 二十歲以外凡能打仗、被數的),第一次數點, 以薩迦子孫後代共54400名,第二次達64300名, 到本章1至5節,從以色列民被擄歸回,僅記長子4代; 第一次數點便雅憫子孫後代,共35400名, 第二次達45600名,但本章6-11節論便雅憫支派, 僅只記載2代,從創世記便雅憫有10個兒子, 至民數記僅5個兒子,這邊只有3個,此逐漸衰微現象, 皆因不認識神而離開;第一次數點拿弗他利子孫的後代, 共53400名,第二次達45400名, 本章13節僅記載1代4人,可見當時的信仰低靡; 第一次數點瑪拿西子孫後代,共32200名, 第二次達52700名,但本章13-19節, 瑪拿西在約旦河以東的半支派領地與亞蘭相接, 14節論述瑪拿西的兒子亞斯列是他妾亞蘭人所生, 便可知他們與外邦女子通婚,且提及的女子生育未講述丈夫是何人, 可能陷入淫亂中;第一次數點以法蓮子孫的後代,共40500名, 第二次達32500名,但本章20節,提到行竊遭殺,異族文化衝擊取代真神的敬畏, 及至啟示錄,成了完完全全消失的支派; 第一次數點亞設子孫的後代,共41500名, 第二次達53400名,然本章30節亞設支派,提出不少女子名, 在聖經中極為罕見。 屬靈國度若消失,屬靈戰場何在?大能勇士何用?沒有戰役, 只有妥協;沒有堅持,只有依附;沒有根基,只能隨波逐流。 但值得一提的,以法蓮支派中,出現女子舍伊拉, 是一位建築以色列北方防線功臣,這可以鼓勵我們更多的姊妹們,起來回應神的呼召, 一同參與屬靈的重建。 在時間的長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