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西家在猶大遍地這樣辦理,行耶和華他神眼中看為善為正為忠的事。凡他所行的,無論是辦神殿的事,是遵律法守誡命,是尋求他的神,都是盡心去行,無不亨通。(代下 31:20-21)
延續前一章,希西家帶領神的百姓到耶路撒冷守逾越節,在充滿歡樂的節期中與神和好、認罪悔改,然而,信仰的復興並不是僅此而已,節期結束後,百姓到猶大、便雅憫、以法蓮、瑪拿西遍地,將過去的偶像、邱壇去除,代表百姓真正採取行動,下定決心歸向神,這也提醒著我們,除了沉浸在屬靈同伴彼此團契、歡樂的氛圍之下,回到個人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實際付諸行動,實踐我們愛神的表現呢?
希西家派定祭司利未人的班次,各按各職獻燔祭和平安祭,又在耶和華殿門內事奉,稱謝頌讚耶和華。王又從自己的產業中定出分來為燔祭,就是早晚的燔祭和安息日、月朔,並節期的燔祭,都是按耶和華律法上所載的;又吩咐住耶路撒冷的百姓將祭司、利未人所應得的分給他們,使他們專心遵守耶和華的律法。(代下 31:2-4)
繼最重要的起頭,拆毀偶像後,信仰復興之行動持續推展,希西家除了恢復屬靈的制度,更是以身作則,從自己的產業中,拿出應獻的部份給神,百姓也順從王的吩咐,按著合神心意的行動,獻上自己的收穫,於是所得的奉獻不只充足,且還有剩餘,豐盛無虞。
從希西家尋求神的心意,可見一個美好的循環由此產生:領袖「合神心意」的帶領→百姓「甘心樂意」的奉獻→屬靈「敬心事奉」的建立→神賞賜「豐足有餘」,我們應追求這樣的教會團契生活,不僅是領袖與領導階層,每一個人若都能在尋求神的事上盡心去行,必有神的恩典大大與我們同在。
期勉我們都能實踐「合神心意」的舉止,富有「甘心樂意」的心思,養成「敬心事奉」的習慣,最終在屬靈追求的生命都「豐足有餘」!
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箴 22: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