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問眾人說: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他們都不作聲。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可 3:4-5)
馬可福音第三章記載了在安息日,耶穌醫治了一個手枯乾的人。這樣的舉動引起了假冒偽善的法利賽人不滿,因為他們認為在安息日醫治疾病「不合律法」;但是,耶穌對著右手枯乾的人,做了兩個動作,那個人就得到復原。
手枯乾可能是因為受傷或罹患某些疾病導致肌肉萎縮,枯乾的手失去功能、沒有生命,無法做出一個完整、正常簡單的動作。這段記載我們看到,法利賽人和文士看重許多祖傳的「瑣碎律法和儀式」,卻忽略安息日真正的屬靈意義,其實,法利賽人和文士本身的信仰價值,就和這個手枯乾的人一樣,就算表面上嚴守安息日、到會堂聚會,卻沒有做出任何有信仰意義的行為,他們的言行因為缺乏生命力而萎縮,他們屬靈的手枯乾、萎縮並且沒有力量,無法真正地來敬拜神。
其實,不只這些文士和法利賽人,今天你我的手,可能已經枯乾卻不自知。我們的信仰是否只剩下週六去教會守安息日?而所謂的守安息日,就是去聚會、坐兩個小時、吃一頓愛餐、說句感謝主就離開,又或者是更進一步,即便我們每次聚會都有出席,安息日也從週五日落就開始守起,甚至傳道長執強調的都有做到,但我們來到神的會中,沒有舉起雙手來禱告、與神交通,沒有用雙手去承接神所賜的責任和能力,沒有用溫暖的手去幫助欠缺的同靈,沒有用有生命力的手去扶助軟弱的人,沒有用雙手將從神領受的恩典傳達給需要的人,那我們也不過是法利賽人穿越到21世紀而已。
耶穌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伸出手來!(可 3:3、5節錄)
要如何使枯乾的手復原呢?耶穌說要站起來。站起來代表著行動,積極主動的行動。站起來的相反就是坐著一動也不動,坐著一動也不動卻似乎是資深信徒常出現的寫照。其實這與年紀完全沒有關係!坐著不動表達出這個人對信仰的態度是消極、疏遠的。舊約中的迦勒可給予我們許多反思,一把年紀的迦勒,在進入迦南地的時候,依然是一馬當先,站在部族前面當領頭羊,他的行動是積極、有影響力的,吸引眾人跟隨他。
耶穌說的第二個動作,就是要伸出手來。站起來後,緊接著就是要伸出手;一隻手伸出來牢牢抓住神,另一隻手牽著其他人,把人帶到神的面前。在生命中,抓住神便有源源不絕的能力與恩典,除此之外,我們還需將從神所領受的分享給其他人,這樣我們枯乾的手才能稱得上復原,才是有功能的。
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相輔並行,而且信心是因著行為才得以成全的。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所以,就如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 2:22、24、26)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