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中學會信靠(詩十三)

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你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詩 13:1-2)  

這是詩篇第十三篇開頭的吶喊,也是許多人心中的回音,大衛連續四次發問:「要到幾時呢?」顯示他在長期的困境中感到無助與被遺忘,也許他正面對敵人的逼迫,也可能是靈裡的低潮與孤寂。 
當禱告遲遲沒有回應、環境一再逼迫、盼望似乎越來越遠時,我們也可能懷疑,神真的還在聽嗎?這篇詩讓我們看見,連合神心意的大衛,也有這樣軟弱的時刻,信仰的路上,疑問與哀嘆並不代表不信,反而是信心的另一種呼喊,因為他仍然在對神說話,仍然向祂傾訴。 

耶和華我的神啊,求你看顧我,應允我!使我眼目光明,免得我沉睡至死。(詩 13:3)  
在哀嘆之後,大衛的心開始轉向禱告,這是一個轉折的開始。他沒有停留在抱怨中,而是用信心再一次向神伸手。大衛知道,只有神能使他眼目光明,讓他從絕望中重新看見盼望,這句話不只是求神讓他活下去,更是求神讓他重新有屬靈的視野,看見神仍掌權、仍與他同在。 

但我倚靠你的慈愛;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他用厚恩待我。(詩 13:5-6)  
從「要到幾時」到「我要歌唱」,這是一場信心的翻轉,大衛身處的外在環境並沒有改變,但他的心卻改變了,當他重新思想神的慈愛與救恩,他的愁苦化為喜樂,哭泣變成讚美。 

這提醒我們,信心並不是否認痛苦,而是在痛苦中仍選擇相信神,當我們看見的是神的慈愛,而不是自己的困境,心中的黑暗就逐漸被光取代。 願我們也能學習大衛,真實地向神訴說、勇敢地禱告,因為神從未離開,祂的慈愛永遠長存,即使我們看不見,祂仍在暗中為我們安排最好的道路,當我們回頭時,也必能像大衛一樣說:「要向耶和華歌唱,因祂用厚恩待我」 。 

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至斷絕。(哀 3:22) 


by李沛庭

真耶穌教會石牌教會、天母教會線上講道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當我煩躁不安、沉吟悲傷、不肯受安慰時(詩七十七)

當剛強壯膽(書一)

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思想真正的保障(代上十四)